林馨在李毅面前,總是表現得寬容大度,時刻表現出她對李毅的信任和尊重,給對方留了足夠的私人空間。
睚眥必報,錙銖必較,寸土必爭,寸利必得,這根本不像是夫妻過日子,倒是有點兒像敵我兩國之間的爭鬥。這樣的婚姻雙方能不累嗎,還會長久嗎?其實,寬容理解不僅是給男人力量,給女人善良。更重要的是因為寬容理解還可以給家庭帶來和睦。而和睦是家庭穩定的基石,只有基石穩定了,才會有幸福的家!
和諧、穩定,永遠是壓倒一切的大事,治家如治國,一體皆然。
李毅何嘗不理解妻子?何嘗不想一心一意對她好?只是,兩世情緣的糾葛,是他一個凡人可以輕易擺脫的嗎?
住院期間,教育部的同志,陸陸續續都來看望過李毅。
但大家都恪守規矩,沒有人隨禮金,也沒有送花籃水果籃什麼的,就是來看望和問候。
彭長富是李毅一手提拔起來的,所有的教育部職員中,只有他來看望李毅時,提了一袋子蘋果,而李毅也笑著收下了。
送禮,也要講究親疏遠近,看人下菜碟。
收禮,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什麼人的禮該收,什麼人的禮不該收,多大的禮可以收,多大的禮堅決不能收,這是官場立身保命的基礎。
柴滿貴和劉佳慧是結伴來看望李毅的,兩個人同時向李毅彙報了一下部門的最近的工作情況。
李毅離開的這段時間,他主持的幾個專案,進行得很順利,支邊支教的報名工作還在繼續,報名的大學生多出了李毅的預期。
劉佳慧道:“李部長,第一次試點工作,就招這麼多的支教老師,是不是有些過量了?我們會難以管理。”
李毅道:“報名只是第一道程式嘛!如果人數真的太多。咱們可以從中進行選擇,不能是一個大學生,就能去支教。我們要把支教工程,打造成精品教育工程!而不是給大學生們介紹工作。更不能成為某些人鍍金的手段!對支教的學生,我提三點要求,第一,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選優秀的人才去支教,如果支教者本身都不夠優秀,又怎麼去教好孩子們?”
劉佳慧和柴滿貴都拿出工作日記本,認真的在上面記錄李部長的講話。
李毅道:“第二點,支教去的地方,都是條件艱苦的農村。被選上的人,要做好長期吃苦耐勞的準備,要有奉獻的精神!不能說圖個新鮮就去,覺得辛苦就跑回來,那耽誤的就是孩子們的前途!”
“這一點很重要。”劉佳慧道:“耐不住寂寞。吃不了農村苦日子的人,就算去了,也幹不長久。”
柴滿貴道:“我估計,現在的學生,還以為我們部裡招人,肯定是招的事業編制,雖然我們一再說明。這不是一份正式工作,將來也不保證調回城裡安排工作,但他們肯定都抱有這樣的幻想。”
李毅道:“滿貴同志說得對,所以,我要說的第三點就是,支教的人。要簽訂合同,寫明雙方應盡的義務和權利。這既是對他們負責,也是應有之義,更是方便幾年之後人事管理。”
“李部長,你指示的這三點。對我們當前的工作,具有指導性的意義。我們回去後,一定認真貫徹落實。”柴滿貴說。
李毅道:“我再住兩天院,就回去工作了,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我回部裡後,一定請大家的客。”
柴滿貴道:“李部長,應該我們替你接風洗塵呢!那我們就不打擾你休息了。劉司長,咱們走吧!”
劉佳慧本來還想單獨留下來和李毅說幾句話,但柴滿貴喊了她,她要是堅持留下來,就顯得突然了,只得答應一聲,脈脈的看了李毅一眼,說道:“李部長,你保重,我、們都在等你回來。”
李毅微微一笑,揮了揮手。
醫院裡條件好,環境好,服務好,李毅住在這裡,相當於一個短期的療養。
這天,李毅覺得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就讓林馨回去休息了,她為了照顧自己,也幾天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黑眼圈都出來了。
下午,李毅病房裡難得的清靜下來,他起身,信步走出病房,想到外面院子裡散步,剛才透過玻璃窗,看到外面濃蔭滴翠,百花團簇,煞是好看,就忍不住想出去走走。
剛出病房門,就見一個年輕護士過來,扶住李毅,關切的問:“李部長,您怎麼出來了?”
李毅道:“我去外面走走。”
護士說:“我扶您去吧。”
李毅道:“護士小姐,你看我,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