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毅同志,你說得頗有道理,那你說說,你所謂的階梯式就學,是怎麼樣一個思路?”蔣為民問。
農村學校的空巢問題,這也是個老大難,若能很好的解決,也算得上政績一件。
向延首長派李毅來部裡,看中的就是他的才華。
只要李毅能提出建設性的有利建議,有益於當前工作的展開,蔣為民就會拋棄一切成見,認真聽取他的意見。
哪怕蔣為民剛剛才和李毅鬥爭過一次,但一提到具體工作,他還是分得清公與私,主與次。
這種大度和氣量,正是一把手最為重要的從政品質。
李毅說道:“小學有六年,咱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為第一階段,三、四年級為第二階段,五、六年級為第三階段。”
蔣為民問:“分成這樣的階段,有什麼用?”
李毅道:“一個鄉里面,每個村都會有一所小學,但整個鄉,卻只有一所初級中學。除非那些學生特別少、離別的學校又比較近的村子,才可以撤併小學。有些村子,可以只保留一、二年級,三年紀以上,孩子也比較大了,就可以到附近的中心小學上學,再有,可以把五年級和六年級,併入到初級中學裡去,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都在十歲以上了,可以走稍遠一點的路程。實行這種方法,好處是可以將師資力量充分利用起來。初中的老師,也可以教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孩子了……”
“這個主意好!”何英頭一個讚歎道:“實行階梯式的就學,孩子們就不必過於勞累,師資力量,也可以得到最好的分配。”
李毅道:“人少的村小,只需要留一到二個老師,就可以勝任,中心小學,則可以多留兩個老師。而最主要的師資力量,集中在初級中學,如此一來,既可以保證村村有學校可以上。又能保證初中的教學質量。”
蔣為民不由得暗自驚歎,心想這個李毅,還真是有幾把刷子啊!隨便想出來的一個主意,就這麼有見地!這麼有含金量!
難怪向首長這麼倚重他,果然名不虛傳呢!
一個人狂傲並不是錯,只要他有狂傲的資本!
而李毅,不論從身世背景還是自身的才華見識,都足夠狂傲的資本!
“嗯,李毅同志剛才提出來的階梯辦學方法,我以為很好。是比較符合當前農村實際情況的。”蔣為民點點頭,肯定了李毅的提議,沉聲說道:“請改革司儘快拿出具體方案來,再做具體研討。”
李毅道:“國家大計的根本,在於國民素質的提高。而要提高國民素質,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要提高全民受教育的質量。現在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普遍低下,咱們可以在這方面做做文章。”
蔣為民道:“農村條件艱苦,學校的老師,大都是從當地農村就近選擇出來的。大都是高中學歷,還有部分是初中學歷。有些小學的代課老師,只有小學畢業水平呢!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
李毅道:“咱們可以從應屆大學畢業生裡,招聘一批志願者,讓他們到鄉下去支教。”
“支教?”蔣為民道:“什麼意思?”
李毅道:“所謂支教,就是按照公開招募、自願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到內地貧困縣的鄉鎮從事為期 1-2 年的教育、衛生、農技、扶貧以及青年中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志願服務工作。”
“可是,大學生誰會去支教啊?”陳銘冷笑道:“家裡辛辛苦苦送個大學生出來,容易嗎?誰不想留在大城市裡,找份體面又賺錢的工作?誰肯到那種山溝溝裡去支教?除非他腦子進水了!”
李毅道:“不要用自己的腦袋。去衡量別人的思想。我國的當代青年,他們的思想和擔當,他們的格局和人生觀,不可能只有那麼一小丁點!”
“我覺得,李毅同志提出來的這個方法,值得一試。”蔣為民想了想,說道:“反正是公開招募、自願報名,有人來,咱們就統一派下去,沒人來,咱們就可以不必忙活。”
陳銘道:“招人是件容易的事,問題是,咱們把人招進來之後,怎麼安排他們?他們支教的時間,只有一到二年,二年之後呢?我們怎麼安排他們的去向?”
李毅道:“志願者服務期滿後,鼓勵其紮根基層,或者自主擇業和流動就業。”
陳銘一愣,隨即嘿嘿冷笑道:“我說李毅啊,你這如意算盤,打得真夠響亮的啊,把人招進來後,就讓他們做貢獻?不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