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說得如此堅決,汪成業不敢再說什麼,反正天塌下來,也有高個子頂著呢!急啥。
“李省長,那我這就回去查了啊。”汪成業不忘再次提醒:“那個塌的樓,可是在康嶽文同志負責的河西新城呢!”
李毅肅然說道:“汪成業同志,安監局的責職是什麼?是幫某些領導擦屁股嗎?還是保護某些領導的*嗎?”
汪成業抹了一把臉,啥也不說了,起身告辭而去。
李毅掏出煙來,點了一顆,吸了一半,又掐滅了。
自己來到東海省後,前前後後的事情,串連在一起,都離不開一個人名:康嶽文!
好像整個東海省裡發生的事情,都跟這個人有關似的。
這是巧合?還是有別的原因?
李毅走到窗邊,透過百葉簾,看窗外的世界。
百葉簾,將外面的天地,分成了一條條,你只能憑藉一點經驗的想象,才能將整個世界聯起來。
李毅心想,輿論和資訊,也像這一扇百葉簾,會矇蔽人的一部分視線,干擾你的眼界,讓你看不清全貌。
一念至此,李毅怵然一驚。
人人皆欲殺的康嶽文,難道真的就是我想象中的樣子嗎?我對康嶽文的認知,何嘗不是透過外界的輿論?如果這些輿論是不真實的呢?
這時,李毅的電話兀的響起來。
一看號碼,李毅微微一訝,居然是徐良益打來的。
接聽之後,李毅恭聲說道:“徐書記,您好。”
徐良益聲音很沉重:“李毅,你在東海省吧?”
李毅笑道:“是啊。剛下來工作不久。”
徐良益道:“我知道,你下去之前,跟我講過。嗯。你既在東海,應該知道康嶽文這個人吧?”
李毅心想。怎麼又是跟康嶽文有關的?
“哦,康嶽文同志,海江市長,我聽說過,見過一面,沒有交談。”李毅如實回答。
徐良益道:“唔,那就好。”
李毅心念一動:“徐書記,是不是康嶽文出什麼事了?”
徐良益道:“我就在東海。你要是有空,可以來看看我這個糟老頭子。”
“啊?您在東海?”李毅真的吃了一驚,因為徐良益現在的身份,已經非比尋常,一般的違紀案件,他都不會出動,他一出京,肯定是有大案子。
徐良益道:“昨天晚上到的。你要是來,我派人去接你,你的公車。就不要開出來了。”
李毅道:“行,那我晚上去,比較方便吧?”
徐良益嗯了一聲:“不要透露給任何人。任何人。”
李毅答應一聲:“我明白。”
通話簡短,說到這裡就結束了。
李毅腦海裡再次翻江倒海。
徐良益來到東海省,肯定不會簡單,而他又詢問到了康嶽文,估計是想弄清楚,這個康嶽文和李林兩家之間,有沒有什麼來往,以方便在今後工作中,展開更深層次的調查。
既然這個康嶽文和李林兩家沒有關係。那徐良益下手,就會毫無顧慮了。
徐良益都下來了!而且很可能跟康嶽文有關!
看來。已經有人將康嶽文告到中樞紀檢委去了!
康嶽文事件,比李毅想象中還要嚴重得多!
李毅忽然之間有一個想法。張廣明、戴鵬飛等人,一再拉攏自己,而且都想讓自己為彈劾康嶽文出力,難道,他們早就知道,自己和徐良益之間的關係,並且知曉徐良益要下來嗎?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太恐怖了!
張廣明初來東海,和康嶽文之間,應該沒有多大利益衝突,他為什麼要如此?真的只是被情勢所迫?
那麼,戴鵬飛呢?他處心積慮的想扳倒康嶽文,又是為了什麼?
各種關係,錯綜複雜,一時之間,很難梳理清楚。
這天下午,趙國山來到李毅辦公室,向李毅彙報調查的情況。
“李省長,”趙國山說道:“我詢問了梅園案的幾個主要證人,得到了一些可疑的資訊。”
李毅沉聲道:“說說,有什麼可疑的?”
趙國山道:“之前有幾個人,都誓言說死者是自殺而亡,就連屍檢證明,也是如此。可是,這次我再去取證時,他們又說存在疑點了,只是當時沒有想到或沒有發現。”
李毅道:“有什麼疑點?”
趙國山道:“有證人看到,康嶽文在案發當天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