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只怕還真沒有幾家。”
李毅道:“等景點專案運作起來,鄉村們都會富起來的。”
梁鳳平道:“你要搞這個專案,又要修漂流道,還要蓋景區服務點,其它配套設施也少不了,我大致估算了一下,這筆錢也不算少,現在的綿州財政,能拿出來嗎?吉縣的竹子經濟雖然上了軌道,但剛剛開始,你們市裡是沒有稅收的,另外,市裡的高新區也是個吃錢的專案。減副減掉那麼多的編制,買斷工齡或是安置失業人員,又需要一筆資金,我給你算了算,起碼今年一年,你都是捉襟見肘的。”
李毅道:“梁老,你說今年一年,還是替我留了面子。”
梁鳳平笑道:“也就今年難過些,明年就好了。”
李毅道:“高新區的配套資金,過完年就能下來,我打算先拿出一部門來,把這邊的景點搞起來,這個工程短,生錢又快,一搞起來,馬上就能投入營業,財源滾滾了。等到高新區需用錢時,這邊估計已經賺回本錢來了。”
梁鳳平點頭道:“你就沒想過,借雞生蛋嗎?在社會上找投資商來開發,不是更好嗎?”
李毅道:“我想是想過,但烏坪寨這邊的開發工作,不比別處,這邊完全是一片古老的民俗村,交給私人來經營,怕他們不懂保護,白白破壞了這裡的自然環境和古老村寨的完整性,再說了,現在有誰有那麼大的膽量,跑到這裡來投這個資?”
梁鳳平本想說龍騰基金可以啊,想想又作罷。李毅有李毅的想法,自己雖然是軍師,提提建議,點到即止,大主意,還是由李毅來拿,這才是為臣之道。
李毅何曾沒想過讓饒若曦介入進來?只不過,他想,一個地區的發展,更重要的還是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能全部依賴一兩家企業的幫助。
回到姜家,李毅跟姜巴多說,電力局和電信局的同志已經來了,讓他帶領組織好的青壯勞力,前去幫助,盡最快的時間,完成通電任務。
姜巴多高興的道:“李市長,大家聽說這個訊息後,十分高興,踴躍報名參加,附近幾個寨子,兩萬多人,全聽您的調譴。”
李毅呵呵一笑:“用不著這麼多的人,你帶人外山外面去,聽領導排程吧!我估計市裡的同志也要到了。”
姜巴多應了一聲,又吩咐姜木香做好飯菜款待李毅和梁鳳平。
姜木香乖巧的答應,讓阿爸放心去做事,家裡就交給她了。
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姜巴多帶著一群精壯漢子,打著明亮的火把,興高采烈去了。
電力局和電信局的同志正自發愁,三個小時要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忽然見到來了這麼大夥生力軍,便都鬆了一口氣。
寨子裡的壯漢們,雖然不懂技術上的活計,但扛杆打洞、運物拖線等笨活,都可以交給他們來幹。
又是幫自己寨子裡通電通電話這樣的大好事,羌族青年們哪有不下死力氣的理?
眾人拾柴火焰高,這麼多的人一起動手,幹起事來真是飛快。
七點多的時候,電線就拉進寨子裡了。
這時,劉易平和鄒志軍等人也都坐車趕到了烏坪寨,尋著了李毅。
李毅見到他們到來,也無甚驚訝,彷彿早在他預料之中。
鄒志軍笑著向李毅彙報,說擅自做主,買了一批電器和電話機運了來,贈送給羌族同胞們,當是通電通電話雙通之喜的志賀之禮。
李毅十分高興,讚揚鄒志軍辦事得力,想領導所未想,急群眾之所急。
鄒志軍悄悄回李毅:“經費有限,電燈泡和接頭管夠,不過,購買的電器和電話機不多,一家一臺肯定不夠,一個寨子也就一兩臺,怎麼分配,還請李市長定奪。”
李毅心想,這種事情,理應交給當地寨主鄉老們來決定,就不代為做主了。
劉易平又來向李毅彙報:“線路已經拉到寨裡,接下來就要佈線入戶,戶口的線錢,怎麼算?是由市裡代出,還是怎麼著?”
李毅沉吟一會,問道:“電力局和電信局的預算還可以吧?這點子線,就送給羌族同胞得了,大不了,大家都留下來,叨擾他們一餐年夜飯罷了!”
劉易平苦笑連連,旁邊的電力局長和電信局長等人,更是心痛得抽筋,心想這麼戶人家,這線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但李市長髮了話,誰敢說半個不字?都只得出去發號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