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矽谷原來是這麼成功的一個高科技產業群,讓我們長大見識了!這也更加重了我們肩上的擔子,說老實話,我這心裡,沒以前那麼輕鬆了。”
李毅道:“你這心態就很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現在知道慮了,可見你真正用心了。陳漢軍同志,任帥同志,你們倆還有什麼獨特見解嗎?”
在李毅想來,孫薇三人已經說出了三點最重要的原因,剩下來的這兩個同志,只怕很難再有更好的發揮了。
陳漢軍是綿州高新區黨工委的一個副書記,此人三十多歲,身體適中,不胖不瘦,精明強幹的模樣。
“李市長,重要的幾點,前面的領導們都說得很多了,我就不重複了。”陳漢軍笑道:“我就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吧,也不知道對不對。”
李毅道:“說,我要聽的,就是你們的獨特看法。”
陳漢軍道:“我來到矽谷後,四處打聽,也問過很多在這裡工作的華人,聽他們說,矽谷是很美麗的,常年氣候溫和,來了就不想走。這算不算矽谷成功的一個原因?最起碼,也算是矽谷能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孫薇撲哧一笑:“矽谷的成功,跟天氣搭得上關係嗎?咱們國家,也有四季如春的地方,中關村怎麼沒搬到好些地方去?”
陳漢軍道:“我就談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嘛,李市長要是覺得不好,我再琢磨琢磨就是了。”
李毅道:“嗯,也算個理由!氣候宜人,空氣質量好,適合人居住,這也算是理由之一吧!”
陳漢軍僥倖過關,長吁了一口氣,心想終於不用去洗盤子了!
李毅的目光,移向高新區商務局的局長任帥,問道:“任帥同志,你呢?有什麼看法?也說說吧。”
任帥想了想,說道:“李市長,我跟江主任一樣,來之裡之前,對矽谷沒有一點印象,就連矽谷在米國的哪個旮旯也不清楚。但來這裡之前,我倒是聽說過加州大學,還有斯坦福大學,這些都是挺有名的大學,我身邊的朋友,就常說,要自己的子女長大之後,去米國的加大和斯坦福大學留學。”
李毅點點頭,心想任帥說的是真心話,便讚許的點點頭,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任帥道:“所以,我就在想,矽谷之所以成功,跟這邊大學多是不是有一定關係呢?就像咱們京城的中關村一樣,也是因為京城的名牌大學多啊,那人才自然就多,這高科技的東西,自然就發達起來了。”
不等李毅說話,孫薇便反問道:“米國的名牌大學多了去,要說最好的大學,也不在加州啊,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不都比加州的大學強?那為什麼那些大學旁邊就產生不了矽谷呢?”
任帥道:“這也正是我迷惑的地方,所以一直只能在心裡想想,都不敢說出來,今天實在是想不到其它原因,只好把這個說出來了。”
李毅道:“任帥同志,你說到點子上來了!矽谷的成功,因素肯定是多方面的。在過去一百年中,矽谷毫無疑問一次又一次地領導世界高科技的發展潮流,為推動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她的起點是卑微的,大約在一百年前,矽谷有什麼?簡陋的車庫,一片荒谷,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大學,也就是斯坦福大學,還有什麼呢?一群浪漫、充滿理想但缺少資源的年青人。如此而已。”
“那時,矽谷聚集了一批自由的無線電技術發燒友,他們互相交換技術心得, 在車庫做一些簡單的儀器。20世紀三十年代初期,米國大蕭條的疾風驟雨衝擊全國,本來就不發達的矽谷受創更重,大批失業的自由分子無所事事就在自己家的車庫擺弄一些小玩意,然後拿出去賣。當時,矽谷基礎設施的完備程度,產業工人的成熟度,再到資金的規模,都比美國東岸地區差太多了,只能在小而靈活和創新上多動點腦子。等到大蕭條過了之 後,幾家像模像樣的公司就這樣起來了。”
說完矽谷的發展史,李毅道:“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之所以有矽谷,跟斯坦福大學是密不可分的。這所大學,培養出諸多傑出的人才,有總統,有元首,有國務卿,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惠普的創始人、雅虎的創辦人、英偉達創始人、思科創始人、google創辦人、耐克創辦人等等等等!這麼多的人才,都出自斯坦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