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啊!”高天真感慨的道:“我們沒花一分錢,還吃了這麼好一頓飯。”
劉易平道:“從許部長身上,我看到了我國官場的信心。”
李毅哈哈一笑,說道:“我國的大部分官吏,還是兢兢業業工作的,他們一心想的是社稷和百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不然,咱們國家這些年,也不可能取得這麼長足的發展。”
“是啊。”劉易平道:“我國這些年的發展速度還是十分喜人的。百姓的生活水平,確確實實的提高了。”
李毅道:“治國之道在於治吏。當今首長,善於治吏,吏治清明,國家自然就繁盛了。”
大家感慨了一番,又說了許維昌許多好話。
“我覺得這觀園的菜,真的很一般啊!”黃裳忽然笑道:“怎麼就有這麼多的人喜歡來這裡消費呢?看他們生意火爆得不得了。”
李毅道:“各人口味不同吧。有人喜歡家常口味,有人喜歡大廚口味。”
黃裳道:“大廚的菜,佐菜放得太齊全,反倒失去了菜的本味。”
秋紫菡道:“對,這就跟人一樣的,化妝過濃,雖然妖嬈,卻失去了本真美。”
大家笑了笑,也就散了。
第二天,李毅驅車來到中央黨校,找到了正在此地進修的市委書記張正華。
張正華見到李毅到來,頗感詫異。
“李毅同志,你怎麼來了?”張正華問。
李毅笑道:“回京辦點事,來看望張書記。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向你彙報一下。”
張正華嘿了一聲,良久才道:“我只不過是來京城學習兩個月,那起勢利人,就以為我要被調走了吧?這段時間,你還是頭一個來看我的同事!”
益州駐京辦那些人,難道也不曾來看望張正華嗎?
張正華來京後,市裡也曾有不少同志來京辦事,他們也都沒有來看過張正華?
李毅心想,人未走,茶已涼,這官場裡的炎涼世態,也太令人心寒了。
李毅道:“張書記,同事這個詞,你用得好。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緣分,就是同事。職務高低,只是分工不同。官場跟其它職場也是一樣的,彼此之間,也應該互相信任,相互照顧,共同進步。那咱們這個團體,才能健康有序的發展。”
“李毅同志,我們去下面走走吧!”張正華主動提出來。
“好啊,我了正想和張書記聊聊天。”李毅說。
兩個人下了樓,就在黨校的校園裡散步。
“剛開始來黨校學習時,我心裡很不舒服,老覺得是有人在背後整我,我很不甘心。”張正華遞了一支菸給李毅,自己也吸了一根,嘿嘿一笑,說:“就連家裡人,看我的眼神都不對了。”
李毅道:“張書記,你不要有什麼思想負擔,進修,這是好事嘛!暫時的休息,是為了更遠的行走。”
張正華感慨的道:“我現在想明白了。”
他不說下去,李毅也就不問,不知道他到底想明白了什麼大道理?
兩個人吸著煙,默默的走了一程。
“我以前走得太過順利了,我大學畢業之後,就進入黨政機關工作,十幾年來,一路高升,每次幾乎都是掐著升遷紅線升的職,順風順水,官運亨通。”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下,張正華停住腳步,抬頭看天,像是在自言自語。
李毅反觀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李毅同志,你一定覺得,我這個人的性格有些古怪吧?是不是難以相處?”張正華問。
“沒有。”李毅說:“雖然有時為了工作,我們會爭吵,但只是政見的分歧。我覺得你也是一心想把工作做好的。這一點,我們的目標是相同的。”
張正華道:“我能感覺到,我這個人,剛愎自用,聽不進不同意見。有時,我明明知道你的建議比我的要好,但我就是不想讓你出風頭,總想千方百計的阻攔你。”
李毅道:“張書記……”
張正華擺擺手,說:“我知道,這是我的缺點。我以前不是這樣的,只是我的人生,太過順利,慢慢養成了這種習慣。不只在工作中,就是在生活中,我也是這麼的固執和獨裁,我妻子和孩子,都說我像個陌生人了。”
他說到這裡,自嘲的笑了笑:“來黨校學習兩個月,挺好的,讓我靜下心來,看清了自己。”
“張書記。”李毅道:“大家都盼著你早些回去主持工作呢!”
“你別安慰我了。”張正華饒有深意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