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李書記街(2 / 2)

小說:官路彎彎 作者:拾寒階

:“其中要分門別類,小吃攤安排在一塊,特產安排在一塊,服飾安排在一起,依此類推。有了這麼一條街,小商販們有了擺攤之地,而市容也可以做到整潔有序。最重要的是,酒博會和年博會之間,就有了一道聯絡的紐帶,兩個場子的客人會經過這條街互相流動。”

賀正宇笑道:“神來之筆啊,李書記,這樣一來,還可以帶動兩個會場的人流量,增加兩方的收入。”

李毅道:“攤販可以適當收取攤位費用,但不能過高,這年頭,農民兄弟們出來擺個攤謀個生,多不容易啊!我們城市要發展,也不差他們那幾個小錢。”

賀正宇笑道:“李書記素來體貼百姓,這一點,江州人民是深有體會的,不管是對我們公務員,還是城市居民和工人,還是對待農民兄弟,都是一視同仁啊!”

李毅道:“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我們公務員,離不開工人,更離不開背井離鄉的農民兄弟,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城市裡這一幢幢高樓大廈從何而來?因此,我們在制定政策之時,要多想想這些弱勢群體。我們只需要多動動腦子,卻可以給這些農民兄弟一片謀生的天地,何樂而不為呢?”

眾人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大家都在想,李毅身為市委副書記,還能為擺攤的百姓這麼著想,實在是個好官啊!是一個真正把人民裝在心裡的好官!

想到就做,也這是李毅的一貫作風,當即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說明了酒博會組委會的決議,要各部門相互協作,儘快把福正路小攤街弄起來。

年博會跟酒博會組委會,實行的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都由李毅負責,組委會成員裡,就包括有市政相關部門的負責人。

命令下達之後,江州市各部門通力合作,將福正路圍了出來,實行交通管制。

城管們在福正路兩邊用油漆劃出一格格的小攤位來,並在每個小格子內標註上數字,形成規範管理。

所有擺在省體育場和省展覽館外面的小攤小販們,全部接到通知,要求他們搬去新的擺攤地點,每個攤主以抽籤的方式,抽取攤位號,固定擺攤位置。

此舉受到了小攤販們的熱烈歡迎,有了固定攤位,就不用每天趕早前來佔攤了。

這些小攤販們,其實很關注江州市內的某些變動,因為要在這個城市謀生存,對政府方面的相關政策還是很關心的,自從去年酒博會期間,李毅下令不得驅逐小攤販之後,江州城就成了這些小攤販們的樂園,今年酒博會,很多外地的小攤販聽說江州擺攤子,又安全又賺錢,一個個都慕名而來。

這也導致了今年攤販嚴重過多的原因。

李毅本人是不知道這些情況的,他只知道善待屬下的百姓,包括開集團公司的,也包括推著板車賣桔子的。

江州福正街因為李毅這次舉動,變成了小攤一條街。

而令李毅想不到的是,這條街在酒博會之後並沒有消散,小販們還是習慣集中到這裡來擺攤,每次來都是佔著原來的那個攤位號。

城管和交警多次來趕,但商販們拿出酒博會期間領到的攤位號來,說市委李書記發給我們的號牌,叫我們在這裡擺攤,你們憑什麼不同意呢?

有了李毅這塊金字招牌,城管和交警們也莫奈其何。

久而久之,這條街發展壯大,各種特色東西全部匯聚到了這裡,跟西澤區的走馬街一樣,成了江州城裡一道著名的購物風景區,也成了外地遊客來江州的必遊之地。

小販們為了紀念李毅同志為他們做出的惠民政策,後來集資在福正街的兩側立起了巨大的牌樓,上書幾個金碧輝煌的大字:“李書記小攤一條街。”

而許多外地遊客,看到這個牌匾後,十分不解,就會找人詢問,當了解事情經過之後,對傳說中的李書記便生出幾許敬仰和佩服。

這條街道,也成了江州市後來執政者們必定前來參觀考察的地點之一。

某年某日,當李毅重回江州,重遊此地,看到這塊牌匾時,心裡著實有著莫名的感覺動,而當地還在流傳著他的傳說。

此係後話,略過不表。

且說當天中午,李毅正要去赴柳若思的約會,忽然接到溫玉溪打來的電話,用一種十分官方正式的口吻,請李毅到某某酒店某某房間去一趟。(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