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夏種的一般秋季可收穫,秋種的一般冬季可收穫。其中秋、冬兩季為收穫的旺季。
這個季節,野外正是小麥和紅苕遍地的時節。到處可以看到忙碌的農人。
“綿州是個好地方啊!”梁鳳平見李毅看得入神,便拉起話來。
李毅道:“現在農業雖然發達,但農民的負擔還是很重啊!一年到頭在田地裡忙活,卻沒有多少收穫。這種付出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所以,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才不高,都想跑到外面去打工謀生。”
梁鳳平道:“田地裡只能種出莊稼作物,莊稼作物的生長週期長,價格又便宜,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
李毅道:“千百年來,農民都是依靠田地生存。田土,是農民最大的財富。現在我們要想改善農民的收入,還是隻能在土地上做文章。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資源,生產出更大的價值,這是咱們政府要思考的事情。”
梁鳳平道:“你之前在柳林和江州工作時,推廣的大棚和生態種養殖,我覺得是一種很好的模式,可以在綿州大力推廣。”
李毅道:“那種方法當然很好,但我在想,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方法,更加充分的利用土地資源,生產出更高的效益來?”
梁鳳平道:“更好的方法?李毅,你有什麼想法?”
李毅道:“梁老,你看,我們一路走來,這村莊裡的房舍,是不是很稀?”
梁鳳平道:“農村裡都是這個樣子,有的村屋建在一起,是個大屋場,有的則散落在山腳河邊,總體來說,都是十分分散的。農村地廣人稀,不比城市,這建房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性。”
李毅道:“我有一個想法,如果把農村按照城鎮的標準來建造,你說可以實現嗎?”
梁鳳平一愣,問道:“鄉村按照城鎮的標準來建設?這怎麼建設?城鎮的人有工人,有收入來源,農民只有土地啊!”
李毅道:“我的設想是,按鄉、鎮為單位,把這個鄉鎮的人口集中在鎮上居住,這樣一來,所有的土地資源都可以利用起來,用來開發利用,創造出更多更大的價值。農民從此可以從土地裡解放出雙手,告別過去那種生活方式,步入城鄉一體化的嶄新時代!……”
梁鳳平聽得入了神,等李毅說完之後,他緩緩三擊掌,說道:“李毅,這是一個偉大的構想啊!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那無異一次農業革命啊!那樣一來,所有的農民跟城裡人都一樣了,也沒不存在城鄉界限了!可是,這麼多的農民,依靠什麼來生存?這個問題不解決好,將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
李毅道:“零散村戶集中居住之後,村民原來的宅基地、田、地、山、土,還是歸他們所有,不過,不再是像以前那種家庭承包責任制,而是一種全新的集體合作社,跟現在的農合社差不多。大家以土地入股,對所有的土地進行集中開發和種植,統一部署,各展神通,發展經濟。土地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剩餘勞力也可以統一安排工作……”
梁鳳平初始的熱情冷卻之後,沉思著說道:“這樣的設想很好很偉大!但具體實施起來,只怕阻力不小。農民已經習慣現在這種居住方式,他們能不能接受集中居住的方式?現在的農戶,都是單門獨戶,如果按照城鎮標準來建設,那每戶人家,肯定不能再有一幢大樓房了,只能有一個單元房或是一套安置房,他們能同意嗎?這裡面涉及到的社會問題太大了。”
李毅道:“但好處和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大家集中住在一起,有利於醫療、養老、教育、出行、購物等等,這些生活上的便利和好處,以前只有城鎮居民才可以享受到。現在農民也可以享受這種待遇,這對他們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梁鳳平道:“這個事情,還需謹慎!李毅,你初來綿州,腳跟未穩,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收到反面效果。很多的改革措施,並不是它不好,而是因為各方面的阻撓,未能得到實施。”
繞來繞去,又繞回到政治鬥爭的老路上來了。
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個權字!手中無權,一切免談!
李毅緩緩點頭,知道梁鳳平並不是有意潑自己冷水,而是在善意的提醒自己。
“黃金鋪鄉到了!”售票婦女大喊一聲。
只有李毅三人下車。
下了車,四下裡一望,李毅愣住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