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動作(2 / 3)

小說:官路彎彎 作者:拾寒階

的響聲,又把手機放在耳朵邊上,閃進了旁邊的廁所裡,小便了一次,洗手的時候,看到張正貴走了進來。

李毅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兩個人互相點點頭。

有了市領導的親自過問,工廠擅收下崗職工工作介紹費的事情很快就查明瞭,市裡對此事做出了明確的批覆和處理。

涉案的廠子一共有十三家,佔已完成改革的國企百分之九十了!

事情是李毅主持督辦的,對相關涉案人員的處理也全部是依法辦事,並沒有循私情。

張正貴得知處理意見後,專門打電話給李毅,說道:“李毅同志,我們不是說好了的嗎?對這些人要從輕處理,你怎麼還處理得這麼嚴重?”

李毅佯裝剛剛知道的樣子,說道:“張市長,這個事情,一定都由下面的同志在辦,具體是怎麼處理的,我還沒有過問呢?怎麼了,張市長覺得處理得太重了?那我等下看看,叫他們遵照您的意思改一改,重新發文下去。”

張正貴沉聲道:“處理意見都已經提交相關部門了,再改還有什麼意義?豈不是畫蛇添足了嗎?唉,算了吧!我再想想別的辦法。”

李毅暗自好笑,自己這一招使得有些不太光明啊!明面上跟張正貴談得攏來,也貌似答應了他的利益交換,但背地裡卻嚴格依法辦法,沒給張正貴留半分情面!

但身在官場,又想秉持良心辦公道事情,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

說得好聽一點,相當於是曲線救國吧!

說得難聽一點,這就是兩面三刀啊!

李毅一向看不起陰謀,但事到臨頭,自己也不得不使用了一點小小的陰謀詭計,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很多事情,你一根直腸子通到底,不但辦不成事情,反倒會把事情辦砸,這個時候,適當的曲折和拐彎,稍微用些小計謀,就顯得很有必要,也是一個官員成熟的標誌。

像這件事情,如果李毅一味的跟張正貴硬碰硬,估計最後就會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現在李毅採用了迂迴路線,就算張正貴再氣憤,再想追究,但木已成舟,他拿李毅也沒有辦法了。

李毅找好了藉口,為自己將來跟張正貴打交道留下了退步,而張正貴也不會真為了一個情婦就跟李毅鬧翻臉,既成事實,那就接受吧!

李毅放下電話,嘴角浮起一抹輕笑,摸起鋼筆繼續批閱檔案。

溫玉溪是個雷厲風行的人,三天後,省委調研組就把麥套稻技術整理出來,加上李毅寫的那份材料,一起報上了農業部。

李毅的材料都是現成的,這種報告,他也寫過很多份了,但因為這次是要上呈中央的,因此,他又加了幾個夜班,將原來的稿子進行一番修改和潤色,力求達到完美和無可挑剔。

農業部的同志對這個新鮮事物很感興趣,派了一個專家組下來調查,在確認江南省委的報告關非虛報之後,把這項技術列為了國家農業部重點專案,對李毅授予了中華農業科技進步獎。

李毅領獎的那天,天氣晴朗,李毅的心情就跟這天氣一般。

吳東方等人也出席了這次頒獎典禮,看著李毅和溫玉溪一個兩個笑逐顏開,吳東方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

吳東方一直在拉攏李毅,可惜的是,使盡了千般手段也沒有贏得李毅的好感。而這個新來的溫玉溪只用了一個麥套稻的報告書,從農業部替李毅換來了一個獎勵,就讓李毅跟他走近了!

原來這小子不好色,不貪財,卻好名聲啊!

吳東方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接下來,溫玉溪又開展了一系列的舉措,高調出席化工產業園區的各種儀式,考察五福鎮千畝雜果林生態養殖基地,每次出行,省電視臺都會全程報道。

江南省的人民,很快就知道自己省裡來了一個新的省委書記,名字叫做溫玉溪。

溫玉溪考察的這些專案,在他來之前,早就存在於江州,但是因為政府方面宣傳不夠,除了少數關注時事的江南人民知曉外,更多的人並不知情。溫玉溪這麼高調的宣傳,讓眾人無形中以為,這些工程,都跟溫玉溪有關。不然,為什麼溫玉溪一來,就突然冒出這麼多的好專案和大工程呢?

伴隨著溫玉溪的考察,另一個名字也漸入人心,家喻戶曉,那就是江州市委副書記李毅同志。李毅同志並沒有跟在溫玉溪左右,他的人也沒有上電視,但他的名字卻屢次出現在播音員的嘴裡,他的大名,跟這些工程和專案緊緊相連。

媒體的傳播力量是不容小覷的,溫玉溪和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