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馮長健就是得不到!
韓鐵林卻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得到這寶貴的三票!
不,不需要三票,自己還有一票呢!只需要另外兩票的支援而已!
總是差一票。
真正的一票難求!
跟馮長健的焦慮恰恰相反,韓鐵林卻是一臉的自得安逸。
今天這個書記辦公會,他自有準備,也成竹在胸,他料定自己才是這個會議的主角!
他說動伍仕強和許之喬兩個人的言辭十分簡單:如果你們今天同意了減副,他日被減掉的就是你們兩個!
此言不假,不是恫嚇!
如果按照馮長健的想法,在綿州試點後,省裡所有部門都要實行減副,那省委副書記呢?是不是也要減副?
省委四個副書記,一個是省長韓鐵林,一個是排名第三的高鴻業。如果要減掉一半的話,只可能是減掉伍仕強和許之喬二位!
伍仕強和許之喬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地位的岌岌可危!
所以,不需要韓鐵林多說什麼,他們就自覺的站到了韓鐵林這一邊,鐵桿的支援他,反對馮長健的提案。
書記辦公會,最終不歡而散。
這個結果,早在李毅的預料之中。
他見過馮長健和韓鐵林之後,更加肯定這個結果是沒有懸念的了。
馮長健雖好,可惜過於文弱!
文弱對一個普通男人來說,或許代表著溫文有禮、文質彬彬,至少無傷大雅,但對一個省部級主管來講,卻是一種致命的弱點!
李毅很欣賞馮長健,但他並不看好馮長健。他甚至認為,西川省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跟馮長健的弱勢不無關係。
而韓鐵林,卻是一個梟雄一樣的人物!
從他處理李毅和梁利國之間的爭執來看,韓鐵林特別能夠容忍!
李毅當時已經做得很過分了,但韓鐵林還是選擇偏幫李毅!
一個能夠容忍的高官,必定心懷大志,也胸有城府!
馮長健肯定不是韓鐵林的對手。
李毅明明料到了這個結果,但他還是一一向省委大佬們彙報了自己的想法,並積極的促進了這次書記辦公會。
因為,李毅需要的,並不只是省委的支援!他在謀求一種更高階別的支援,他現在只不過是在佈局而已!
一切,還沒有到揭曉的時刻!
任何一種觸及既得利益者的改革,都是艱難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風順。
李毅深深明白這個道理。
他用重生者的智慧,看到這個發展趨勢,並且想提前實施它單靠綿州或是西川一隅的改革,是不行的。
他是在發出自己的聲音!
他相信,這個聲音,不用多久就會上達天聽!
從省城回來後,李毅就組織力量,對北羌縣所有的吊索橋進行了統計,然後派出精幹力量,負責這些吊索橋的改造工程。
無論將來形勢如何發展,修路鋪橋,都是惠及千秋萬代的好事!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路途通達了,綿州的經濟才有發達的那一日。
市政府的這項舉措出臺後,獲得了北羌縣人民的熱烈擁護和歡迎,很多羌族寨子的寨主們,結伴前來,專誠向市政府表達了他們的謝意,並且向市政府贈送了數面錦旗!
這一切,都發生在綿州市委常委會議召開的前夕!
市委書記邵逸先,默默的看著李毅搞東搞西,鬧得風生水起。
就在這關鍵時刻,一件讓李毅十分震怒的事情發生了。
他回來後,忙著北羌縣吊索橋的統計和成立修建小組的工作,等一切就緒後,問財政局要錢時,財政局居然說錢不夠了!
李毅打電話給潘正東,劈頭蓋臉的問道:“潘正東同志,財務上的錢呢?”
潘正東道:“邵書記調走了啊。調到三合縣去了。”
李毅道:“潘正東同志,誰給你這麼大的權力?你調走這麼大筆錢,為什麼不向我彙報?”
潘正東道:“是邵書記親自跑過來跟我說的,我以為他跟你商量過了呢!”
李毅冷笑道:“你以為?你是財政局長,你帶腦子沒有?這麼大筆錢,你明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用的!我再三叮囑過你,這筆錢,除了我的簽字,誰都不可能動用!包括邵書記在內!”
潘正東道:“可是,邵書記畢竟是市委書記啊,他說的話,我敢不聽嗎?李市長,這事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