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一下,李毅就帶著花小蕊和李浩然回到方家坳。
來之前,李毅跟花小蕊商量好了,花小蕊以李家親戚的身份來弔唁,這樣別人就算有所疑問,也不會說閒話了。
回到家裡,忽然看到堂屋門口擠了許多的人,一輛小車,一輛中巴車,橫著停放在堂屋門口,很多人都圍在一起大聲嚷嚷。
李毅停下車子,心想這又發生什麼事情了?
推門下車,老遠就聽到二舅方興的大嗓門在嚷嚷:“我看你們哪個敢動!這裡是方家坳,不是你們漣水縣!誰敢動一下,我們方家人不答應!”
李毅瞥眼看見方芳也在那邊,便先把方芳喊過來。
方芳一見兒子把花小蕊和李浩然給接了回來,驚喜的小跑過來,從花小蕊懷裡接過孩子,親了又親,說道:“怎麼帶回來了?”
李毅道:“媽,小花是我李家的親戚,正好在西州這邊,所以就過來參加外公的葬禮。”
方芳一愣,隨即明白這可能是李毅編出來的藉口,便道:“那好,那小花應該叫李小蕊才對吧?”
李毅微微一笑:“對,媽媽,你想得周到。那邊是怎麼回事呢?”
方芳道:“哎呀,縣裡的民政部門,不知道怎麼知道我爸過世的訊息了,來了一票子人馬,說是要我們把人抬去火化了!”
李毅眉頭一皺,心想自己倒把這事給忘了。現在正是土葬改革的嚴打時期,還記得上次去柳若思家裡,就碰到過這麼一回事情呢!
方芳說道:“你幾個舅舅們都不同意啊,就在那邊吵了起來。”
李毅道:“大舅跟他們應該很熟吧?怎麼不出面說說?”
方芳道:“你大舅不好出面哩!正因為他是鎮裡的領導。要做表率作用,如果他家死了爹,不火化,別家死了人就要火化,那誰還服他?今後縣民政局的工作怎麼開展呢?”
李毅心想,民政局的人既然找到了這裡,不可能不知道方有德老爺子是方振的父親,他們明知道這層關係。還要這麼做,顯然有殺一儆百,樹立榜樣的意思在裡頭。
農村葬改工作,是一項極為難辦的事情。幾千年來的土葬習俗,要想一下子改變,只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人死為大,入土為安。這種觀念早就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了,誰要是想把他們的親人拉出去火葬。拼命的心思都有了。
李毅從政以來,雖然沒有分管過民政工作,但市裡的常委會上,也常常談到這些情況。面對這些複雜的情況,所有常委們都是一籌莫展。
農村工作是最難做的。農村人不比城裡人,城裡人大都有工作。有單位,比較好管理,不管什麼政策,施行起來也比較順暢。
農村的工作,比城市工作要複雜萬倍。
農村的情況錯綜複雜,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他們也沒有固定工作,因此比起城裡人來,更加的不畏懼法律和規定。
很多違反到農村人利益的政策都很難實行,像計劃生育政策,你土葬改革政策。而這些政策,在城市裡反而施行得異常順利。
有些農村人彪悍,不能相逼,逼得太急了,他們會動手,甚至會動刀子!
有些農村人落後,不能講理,你講得再多,他們也聽不進去,他們只認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死理!
李毅深知農村工作的不容易,對這些漣水縣民政局的同志們也深表理解,但這個事情,牽涉到自己的外公啊!這就難辦了。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
方振是鎮政府的官,李毅更是中央部委來的大官,自己家裡死了親人,難道就可以濫用職權,享受特權,違反相關政策,不進行火葬?
難怪大舅要躲著不出面了,因為就算出了面,也不好說什麼,也不知道該幫著哪一方哩!
方興和方華兩兄弟,肯定不會同意火化,他們都是最為保守的人,方有德剛死,他們就在商量著如何將老爺子風光大葬,連下葬的地方都已經選好了,只等挖掘洞穴,準備出殯下葬呢!
現在忽然跑過來一群人,說要把他們的父親拿到縣裡的火葬場裡,燒成一堆放灰!這叫他們如何能忍?
不管大哥方振如何勸阻,兩兄弟都不聽話,也不順從,一人抄了一條扁擔,就攔在了堂屋門口,一左一右,像兩尊金剛似的,把門口堵了個嚴實,只要有人敢闖進去,他們就能大打出手!
這幾年,方家發達了,這氣勢也足了,方家坳裡姓方的人家,十之*都是一個宗族的人,都是幾百年前一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