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勇等人像聽天方夜譚一般,聽著李毅娓娓而談,他們絲毫沒有懷疑,只要按照李毅的計劃進行下去,那夢想中的一天,離他們就不遠了。
李毅闡述完自己的理念和計劃,這才跟他們商量具體的事宜。
李毅道:“要想致富,我們要走一條不同於以往的路子。普通的種植養殖法,是無法帶領土地上的人民走向富裕的。”
田新勇道:“是啊!我一直就在琢磨,每家每戶守著那一畝幾分地,頂多就是個吃飽穿暖,真要達到富裕的階段,實在太難。”
另外幾個人也附合道:“別說富裕了,就是想要有幾個現錢也難啊!還要交納統籌提留款等農業稅,這日子難過啊!現在的年輕人,只要有些手藝有把子力氣的,哪個不是往外面跑?這黃土地啊,越來越留不住人了!”
李毅道:“隨著人們眼界的開闊,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會越要越高,在城鎮生活慣了的人,再回到農村,是很難適應的,別的不多說,便是那上廁所一事,就很難讓人習慣。但是,農村必須要發展,只有農村發展了,我們國家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發展。農村的發展,還處在摸索探索期,華西村給我們帶了一個好頭。他們能達到那樣的高度,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最起碼也要試上一試吧!”
田新勇振奮地道:“李書記,你就告訴我們,叫我們怎麼做吧!你叫我們往東,我們就絕不往西!”
李毅笑道:“我也不是萬事通,我也在摸索著,在學習中前進。我們大家一齊學習,一齊努力。首先,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生態化多種動植物養殖法!我們簡稱為生態養殖。既要達成我們的致富目標,又要保護好我們柳林鎮的原始生態環境,這個生態養殖的成敗,是關鍵中的關鍵!你們的任務,就是當我的試驗尖兵,必須在一年之內,完成生態養殖的試驗,而且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田新勇等人都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李書記,你說的這個生態養殖,怎麼弄啊?”
李毅搬出一大疊資料來,攤開在他們面前:“簡單一點說,就是在一片土地裡,要同時養活好幾種動物和植物。”
湖坪村的村支書劉根生,四十來歲年紀,正當壯年,也是個受過外面世界薰陶的莊稼漢,當即疑問道:“一片土地,同時養好幾種東西,還是動物和植物混合著養?這可能嗎?動物不吃植物嗎?這也太懸了!”原本聽著挺振奮人心的,一聽到這裡,馬上就覺得這小李書記太不靠譜了。
李毅道:“如果很容易的話,還用得著去試驗嗎?還輪到得我們柳林來發家致富嗎?”
劉根生道:“就拿菜畦和雞鴨來說吧,如果又種菜又養雞鴨的話,這菜只怕就夠嗆!雞鴨最愛搗蛋,專啄那菜裡的菜葉子吃!”
李毅笑道:“如果把雞同果樹種一起呢?雞鴨的糞便可以當果樹的肥料,而雞鴨又能吃掉果樹下面的爛葉和蟲子。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見他們聽得認真,李毅又道:“還有,雞會吃菜,青蛙總是益蟲吧?我們可以把青蛙和菜放一塊種養,青蛙可以吃掉菜的害蟲和飛蚊,拉出來的便便還能給菜地增肥。而菜地的害蟲和飛蚊又養活了青蛙,既省了化肥又省了農藥,生產出來的菜還全是綠色有機菜!”
眾人聽了,都不停的點頭。
李毅繼續道:“我們再想想:如果在菜畦的中間挖出一道道水溝,溝裡養些泥鰍,泥鰍可以鬆土,可以增肥,長大了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這樣構建而成一個生態養殖大棚,是全天然的生態迴圈系統,我們人工要做的事情,已經變得十分簡單,只需要去下種和收穫就行了!”
田新勇和劉根生等人聽得入了神。
劉根生一拍大腿道:“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啊!李書記,聽你這麼一說,我懂了!這個計劃,我看行!”
田新勇笑道:“李書記行不行,可不是你說了算的,得由女同志說了才算!”
這個玩笑開出來,辦公室裡的王湘鳳和花小蕊立即紅了臉,都罵田新勇不正經。
田新勇呵呵笑道:“人家李書記都沒介意,你們介意個啥子?”
李毅笑道:“沒事,無傷大雅嘛!怎麼樣,你們覺得我剛才說的靠不靠譜?”
“靠譜!太靠譜啦!”田新勇道:“我回去就弄!”
李毅道:“當然啦,這個生態種養沒有我說得這般簡單,在我們試驗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辦法一定會比困難多!”
田新勇道:“李書記,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