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實事,這樣的同志,才應該得到大力宣傳和提拔。”
韋宏華這一下徹底明白過來了,李毅這是要宣傳項青萍呢!便道:“李書記,我一定謹記您的指示,認真採訪,仔細寫作,做出一系列優秀的報道出來。”
李毅道:“嗯,事不宜遲,你現在就帶人去宜安採訪,我希望在明天的報紙上就能看到你的大作。”
韋宏華心想,就算是採訪寫作,也沒有這麼快的啊,看來李書記這是出於政治需要呢!便道:“請李書記放心,我一定不會耽擱您的正事。”
李毅聽到這話,微微一笑,說道:“我會跟鐵軼同志說一聲的,你只管去吧,到那裡後,直接找到項青萍同志,她會配合你們的工作。”
韋宏華告辭出來,忽然想道:“我這是不是算是李書記線上的人馬了?現在可不是在為李書記衝鋒陷陣嗎?看起來,項青萍也是李書記線上的人馬?李書記是個好領導,跟著他走,準不會錯!”
出了市府大樓,寄上腳踏車,飛快的回報社去了。
李毅給項青萍,說了這個事情,道:“江州日報的人下去後,你負責接待。把你引進來的那兩個廠商老闆喊過來,做一篇好的採訪報道,你要記住了,這可關係到你今後的前途,這個採訪務求真實,只要真實就好,不要留下任何把柄在別人手裡!”
“我明白。李書記,你為我做了這麼多事情,我真不知道怎麼報答你。”項青萍道。
李毅道:“你把工作做好,就是報答我了。”
第二天,江州日報的頭版頭條,刊登了韋宏華的採訪文章。
戴堯臣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茶看報紙,閱覽天下大事,然後才開始一天的工作。
這天,他一手握著茶杯,湊在嘴邊吹氣,一邊拖過當天的江州日報。江州日報並沒有什麼看頭,報道出來的事情他都一清二楚,他一般就是瀏覽一下報紙的頭條新聞,看看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的話再翻過去詳看。
戴堯臣輕輕啜了一口茶水,隨意的看了一眼,看到了這個大標題:“江州區縣經濟第一的奇蹟是如何誕生的?”副標題是:“宜安市委書記項青萍採訪實錄。”
戴堯臣的眼球,馬上就被這個標題給抓住了,他翻開報紙,仔細的完之後,雙手摩挲著茶杯,良久無語。
文章寫得彩精絕倫,記者從一封表揚信開始,牽出項青萍同志。記者因為對錶揚信裡的事蹟感興趣,故而下到宜安縣裡進行暗訪,暗訪的結果讓記者大吃一驚,因為項青萍同志所做的事情和成績,比表揚信裡的還要多!
記者隨即走訪了宜安市的各級領導和企業家,特別是對項青萍引進市裡的那兩個大企臺資企業老闆進行了採訪,刊發了這兩次採訪的精彩談話。這兩個老闆是項青萍引進來的,對項青萍不吝溢發之詞,說得天花亂墜,把項青萍吹成了一心為公,不貪私利的好乾部。
其中有一件事情,寫的是有一個臺資老闆,想優惠租地,便向項青萍行賄三十萬,但項青萍一分錢沒有要他的,還把他罵了一頓。正是這頓罵,讓他醒悟過來,只有這種不貪不腐的好領導,才能真正的為投資商的利益著想,自己現在雖然買地成本貴了一些,但今後卻不必擔心這些官吏前來敲詐。
很多外商來內地投資,剛開始的時候,政fu為了吸引投資,就會極力示好,跟投資商打好關係,但一旦投資下去,廠子還沒有盈利呢,當官的就打著各種旗號,來找廠子拿貨拿錢,讓人煩不勝煩。
文章裡詳盡了介紹了項青萍來到宜安之後的成績,還刊發了一組圖片,取名為“宜安五年鉅變,感謝當家人項書記。”把五年前那個落後貧窮的宜安和現在繁榮興旺的宜安做了一個強烈的對比。
文章的最後,作者引用了李毅同志的一段話做為結尾,“項青萍同志是一個女同志,卻能夠潛心在下面市縣裡安心工作,做出了成績卻不事張揚,不求升遷。這一點,很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學習。”
這文章如果是寫的別人,戴堯臣估計也就一眼溜過不放在意上,但這上面寫的是項青萍,就讓戴堯臣嗅到了一股濃濃的哨煙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