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納的稅收,他們因為是地下式的生產方式,不敢前去報稅,但每個月應繳的稅收,他們全部存在一個固定的賬戶裡,這是他們交給我的,他們對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把這個廠子重新沐浴在陽光下。您看看這些稅收就知道了,每年的利稅,是過去的鼎盛時期的三倍多啊!這些資料,這些報表,這些錢,不會說假話吧?”
宋徵明一張張的翻閱那些材料,表情嚴肅而認真,他看完之後,就拿給下位的吳東方看,吳東方驚愕交錯的看完那些材料,良久無語。
宋徵明道:“東方同志,你怎麼看這個事情?”
吳東方道:“宋書記,我覺得李毅同志說得對,如果江州第一機械廠真如這些材料上寫的那般,有著如此驕人的業績,那這個廠子,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和總結,或許,江南省國有企業的改革出路,就在這裡!”
宋徵明點頭道:“我也有如此想法。智慧就在民眾之中啊!看來,我們還要多跟工人代表們交流才行,他們工作在第一線,他們對工廠的瞭解,超過了我們,他們更加懂得廠子的發展出路在哪裡啊!”
吳東方道:“李毅同志,你做了件好事情啊!值得表揚!這個江州第一機械廠,你可以拿它作為試點,仔細的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總結經驗,再在江州其它廠子進行試驗,成功之後,我們將在全省範圍內進行推廣。”
戴堯臣懵住了,怎麼回事?宋書記和吳省長都覺得這是個好事情?不是壞事?不追究那些工人的責任了?
宋徵明道:“堯臣同志啊,我理解你的心情,但這個事情,你就不要管了,交給李毅同志去管吧。第一機械廠的破產清算檔案收回來,作廢!讓這幫在地下默默辛苦工作了兩年還不忘替國家繳稅的工人們,重新回到地面上來吧!江州市第一機械廠,重新恢復生產!”
李毅喜道:“我代表江州第一機械廠的工人們,謝過宋書記!”
宋徵明道:“李毅同志,你也不要高興得太早,江州第一機械廠雖然改革成功了,但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少的,比方說,他們只用了三分之一的工人,那另外還有三分之二的工人就要下崗,怎麼安排這批人?這比改制成功一個工廠,更重要,也更考驗一個執政者的能力!不管任何事情,任何時候,人,永遠排在第一位!要優先考慮!”
李毅恭敬地道:“宋書記,我記下了。”
“嗯,工業方面,看來你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思路,我相信你會有一番作為,農業方面呢?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宋徵明問道。
李毅心想,我只是去當一個常務副市長啊!難不成既要我分管工業工作,還要我分管農業工作不成?我又不成市長!
宋徵明似乎看透了李毅的想法,說道:“李毅同志,一個好的領導人,就應該從全域性出發,把眼光放長遠,放寬廣,不要侷限於一事一地!”
李毅暗道,宋徵明這話是何意?莫非有意栽培我成為下一屆的江州市市長?想了想,說道:“宋書記,說句老實話吧,我來江州時間不長,又一心撲在工業發展上,對這邊的農業工作還真沒有下去好好考察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現在要是亂說一氣,那就是對省委的不負責任。不過,請您放心,假以時日,我一定會認真考察江州的農業工作,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相應的發展規劃。”
對於農業,李毅還是有信心的,他在柳林和臨沂之時,農業經濟都搞得有聲有色呢!他這麼說,只不過不想太過張揚罷了。
宋徵明笑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李毅同志,不錯!”
李毅趁機說道:“那我兼任江州市常務副市長一職的事情,宋書記您看?”
宋徵明指點著李毅,哈哈笑道:“你啊,時刻不忘官位!呵呵,大家覺得怎麼樣,李毅同志推薦自己兼任江州市常務副市長一職,同志們有什麼看法?”
李毅坐回座位上,只要宋徵明肯同意自己的提名,事情就成功一半了。李毅有這份自信,自己剛才的表面,足夠打動大部分省委常委。接下來,就要看具體的投票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