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雖然自謙,但也說得慷慨激昂,豪情萬丈!
眾人都被李毅這種淡然而自信的氣度折服了,都洗耳恭聽,這個年輕的副書記又將帶來怎樣的驚喜。
宋徵明見李毅如此自信,便嗯了一聲,和藹的看著李毅。
李毅說道:“我們常說,無工不富,無農不穩,由此可見,工農成了一省經濟發展的頂樑柱。江州的工業底子薄,要發展工業經濟,我們必須抓住兩個基本點:第一,我們必須藉助外來的資金和力量,積極引進外資,利用外來資本,發展我市的工業經濟。第二,要對本土工業產業進行大調整,對現有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改造和改革,整合優勢企業,對瀕臨倒閉的小型企業,根據其自身情況,區別對待。抓大放小,掌握國民經濟命脈,抓優勢資源。現在的虧損企業比例很大,我們要將大部分虧損企業進行出售或者改制。剩下的企業都具有一定競爭力,再加上國家和省裡集中精力支援,盈利能力就上升了。”
吳東方聽得入神,真當這是考場了,追問道:“對於虧損的中小型企業,你有哪些舉措?”
李毅道:“國有中小企業可實行的經營方式有很多種,我歸納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十種。”
“哦?有哪十種?”宋徵明也感興趣了。
現在的國企改制,正是中央狠抓的經濟改革問題,省裡的一、二把手,都要對本省的國企改革進行深入的思考。宋徵明和吳東方自然也不例外。
李毅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水,然後侃侃而談,把自己對國有中小企業改革的一些想法和平常收集的一些資料,進行了歸納總結,說出了中小型國企改制中的十種常見經營方式:
1.股份制改造。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透過吸收其它投資(包括外商投資)或出售部分存量資產,以及債權轉股權等方式,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者可參股,也可控股。
2.股份合作制。透過將企業淨資產全部轉讓給職工或其它合適的方式,將國有中小企業改組為股份合作制企業。也可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和條件,採取先租後售等過渡形式,逐步將國有中小企業改組為股份合作制企業。
3.兼併和聯合。鼓勵有條件的優勢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劣勢企業,按有關政策規定,可以採取承擔債務式兼併,也可採取購買或投資控股的方式實施兼併。鼓勵企業間的聯合,實現優勢互補、規模經營。
4.出售拍賣。以企業資產評估價為基價,可實行公開競價或協議定價,綜合考慮職工就業和新增投資等因素,向法人、自然人出售拍賣中小企業。
5.租賃、承包經營。將企業全部或部分資產出租或承包給法人、自然人,按照協議將資產經營權賦予租賃、承包人。租賃或承包時要根據行業特點、地區差異等情況,合理確定租賃、承包費標準以及支付方式。
6.託管經營。對領導班子不得力,管理水平低,經濟效益差的中小企業委託給經濟實力較強、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或機構經營。實行託管要透過契約方式明確託管方與被託管方的責、權、利關係。
7.剝離分立。對整體難以盤活,區域性有望搞活的企業,在明晰產權,合理承擔債務的前提下、實行分立,分塊搞活。
8.土地置換,易地改造。對具有地理位置優勢,但產品落後、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透過出讓土地使用權,搬遷改造,異地重組。有些適合發展第三產業的,可充分利用企業的地理優勢,實行‘退二進三‘。
9.引資嫁接,合資經營。鼓勵中小企業廣開渠道引進資金、人才、技術、裝置,進行多種形式的嫁接改造:嫁接方式可以是整體嫁接,也可以是部分嫁接、合資比例不限。
10.破產重組。對少數長期經營虧損、包袱沉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依法實施破產重組。
李毅鏗鏘有力的男中音,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語氣,不疾不徐,說得條條是道,就跟平常做報告一般。
領導人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演講能力!
做報告,做演講,跟上下級溝通,都需要這種語言能力。
一個木訥內向的人,很難想象他能在官場吃得開。
李毅的語言能力本就很強,經過南方大學四年的中文系薰陶,又經過多年官場的演講實踐,語言組織能力和即興脫稿演講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不管何等場合,他都能坦然面對,淡定的處理。
這種能力讓他在官場為人處事,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