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路很短,不一會就開到了南嶺煤礦山下面。
車子一停,李毅就很自然的鬆開了司婧的手。
司婧也馬上一本正經的整容下車。
後面的車子很快跟了上來,一排車子停在南嶺煤礦下面的空地上。
陳凱明等人走過來,站在李毅身邊。
李毅看著山上面說道:“武進同志,你知道我們剛才從磚廠那邊開到這裡,用時多少?里程多少?耗了多少油量嗎?”
武進愣了,想了想,說道:“這個問題,我沒留意啊!”
陳凱明道:“雖然我沒有記時間,不過依我的經驗,大概也就五六分鐘左右吧?反正不會超過十分鐘。”
李毅點點頭,說道:“我們的車速是正常車速,只花了七分鐘又四十秒。這麼短的車程,對一家工廠的原料原輸來說,成本是極小的,油量消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對不對?這還是土疙瘩路,如果鄉村公路硬化到這裡後,這條路會變成砼路面,那個時候,車耗將會變得更小。”
陳凱明思索道:“這麼說來,我們臨沂縣煤矸石制磚廠從這裡運煤過去,豈不是很划算?”
李毅笑道:“豈止是很划算啊!你們看那邊的煤窯。山這邊的煤終有一天會挖掘到很深的地下,到時,南嶺煤礦為了減低成本,就會把重心轉移到靠近我們臨沂方向的山嶺,依我的估計,數年之後,或者十幾年後,南嶺煤礦就會到南嶺的另一端發展新窯洞,那個時候,我們的制磚廠離煤矸石還有多遠?”
陳凱明呵呵笑道:“豈不是他們從山上拋下來,我們直接接著就可以用了?”
李毅笑道:“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也差不多了!如果我們能夠建立一條運輸通道,真的可以實現無車運輸!”
陳凱明搓著手道:“李毅同志,聽你這麼一解說,我算是明白了,呵呵,我現在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運輸通道運煤的興況了啊!”
李毅道:“陳書記,那還早著呢,起碼要等上七八年吧。”
陳凱明道:“我們制磚廠的地點選擇得正好啊,離南嶺煤礦這麼近,這可是天然的優勢。以前我們怎麼就沒有想到有這種致富方法呢?東溝子鄉的村民們,冒著生命危險上山採煤,也僅僅能夠養家餬口,還時不時的要跟方南縣那邊起衝突啊!”
孫正陽也感慨道:“是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現在算是真切的感受到這句話的魅力了。難怪中央一再強調,我們我解放思放,開放思路,要走改革開放的致富路!以前都是在檔案上面看到這些句子,覺得太普通不過,一天讀過幾十遍,也沒有什麼感覺。現在透過這個例子,我算是明白了這些話的確切含義。”
李毅笑道:“武進同志,現在還用我解釋為什麼選擇南嶺煤礦作為我們制磚廠的合作方了嗎?制磚廠本就是一種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要求的就是就地取材以控制成本,銷售走的是量,靠薄利多銷來賺錢,一個磚頭,能賺幾分錢?兩分,一分?甚至是幾厘錢?
這樣的產品,如果不嚴格控制成本,我們的制磚廠又靠什麼來生存?我們說改制,談改革,可是如果不走市場檢驗的道路,還是離不開政府幹預,還是要權衡利弊,照顧各大國有企業,那麼,這種改制又有什麼用?又能改革出一個什麼怪胎企業?那還不如不改的好!”
武進低下頭去,李毅的話有如一把重錘,一下下錘打著他的心。
武進也是一個黨員幹部,雖然並沒有在政府部門分管過企業和經濟工作,但是他身為市委督查室副主任,在工作過程中,也經常接觸到這些方面的內容,對國企和鄉鎮企業裡存在的各種弊端十分清楚。
這些國企為什麼會虧損,為什麼會入不敷出?難道真的是國企工人不努力,還是這些產品沒有銷量和出路?
並不盡然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插手過多,用不會企業管理的人員來管理企業!
這些人根本就不懂企業經營,不會控制成本,不會創造利潤。
這些領導上任後,人浮於事,終日鑽營,只想著升官發財,根本不管企業的死活。一遇到採購和利益,政府部門也只會照顧其它國企,從來不考慮成本和收益。
成本得不到控制,利潤上不去。這樣的企業不倒閉,才怪!
武進聽了李毅的介紹,不得不輕輕一嘆,說道:“李毅同志,你說得對啊!從企業生存和利益的角度來說,你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正確的。”
李毅沉聲說道:“武進同志,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