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基本上開墾完了;工業上,雖然修建了水壩,但動力問題仍然制約了工業生產擴大規模。
楚風開始把漢國的疆域向南北兩個方向伸展。
最近派人沿琉球河溯流而上勘察,發現崇山峻嶺間一個美麗的湖泊,楚風才確信琉球河就是濁水溪,那山中湖泊就是日月潭,琉球城便在濁水溪入海口附近。 經勘測。 琉球城東北九十公里處有一大河,正南面一百八十公里亦有大河,兩條河流水量充沛,下游有肥沃的沖積平原,非常適合工農業生產。
楚風在兩處河口建設新城,兩座新城被命名為琉北、琉南,撥一條剪式船充當班輪,每四天從琉北、經琉球到琉南。 再原路返回,跑一個來回。 琉北、琉南間航程二百七十公里摺合一百五十海里,剪式船平均跑十五個小時,第一天從北到南,第二天休息,第三天從南到北返程。 第四天又休息,只要沒有風暴,就常年不斷地跑下去,初期哪怕每趟只裝得到十幾個甚至一兩個乘客,也不間歇。
最開始,兩座新城只有負責管理的政府官員和新從福建接到地移民,在楚風減稅的政策鼓勵下,商人們紛紛到新城去開設分店,一些覺得琉球城商業競爭過於激烈小商戶,乾脆舉家搬了過去。 政策扶持、土地水利資源豐富、源源不斷的人口紅利。 兩座新城,就如同當年的琉球匠戶村一樣。 飛速的發展壯大。
漢國不徵農稅,但農產品進入市場流通仍然要交商稅。 最初,有“聰明”的農民把糧食囤積起來——你不是賣糧才徵稅嗎?我不賣,自然不用交稅。
千萬別小看農民的智慧,淳樸絕不等於弱智。
不過,糧食價格地迅速回落,準確的說是從戰時緊缺狀態恢復到正常水平,粉碎了他們囤糧惜售的美夢。 最初米價每石四貫,早稻豐收後很快降到兩貫,等晚稻上市,就只有一貫了!早賣掉糧食的人笑得合不攏嘴,囤積居奇的氣得抽自己耳巴子。
楚風一點不擔心囤糧不售來逃稅,他算過了,每個壯勞力種三十畝地,雙季稻年收米一百石,而平均每個壯勞力供養兩到三個家庭成員,加起來每年最多吃個十來石,剩下的不管你囤不囤起來,終歸要進入市場化環節——終不至農民會讓糧食爛在倉裡。
琉球漢國農業政策的成功,最主要歸結於缺少一箇中間環節:地主。 宋代地主一般會收取產出的一半,加上皇糧國稅,農民手上就所剩無幾了,僅能維持溫飽,每逢災年就會在貧困線、甚至死亡線上掙扎。 漢國境內全為自耕農,人頭稅、地畝稅全部免徵,農民生活比之福建,甚至江南富庶之地,都要好五倍(^_^)
農民富了,就要消費。 大規模商業生產導致社會分工細化,農業生產也呈現專業化趨勢,農戶發現,又種田又飼養又紡織地男耕女織小農經濟沒有市場了,比如飼養家畜,如果自己吃,不如買價賤如土的海魚、鯨肉,如果作為高檔肉類出售,又比不上洪家二嬸大型養豬場、養雞場的價格優勢,那麼,與其花時間養豬,不如把精力投入田間,多種幾畝水稻划算。 於是有的農戶專業種水稻,有的靠近城市,就專門種蔬菜、種水果,有的人養豬經驗豐富,就到財稅部貸款,也辦起大型養豬場……
分工細化導致了交易活躍,農民出售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買回陶瓷器、牲畜、服裝、鹽巴各類生產生活物資,年輕人還會到城裡喝點小酒、聽聽說書。 財稅部在他們出售農產品地時候收了一次稅,當農民們拿錢消費的時候,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間接讓財稅部又收了一次稅。
漢國不徵農稅,但從長遠從全域性看,從農業上得到的收入。 比封建王朝敲骨吸髓式地拼命搜刮農民,所得更多。
這就是商品經濟的威力。
軍事上,工農業生產對勞動力需求極大,加上開發新城,水師炮船一條也要一百五十個人,於是漢軍陸師的徵兵比例降低到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截止大漢元年、大宋景炎二年、西元1277年底,漢國水師擁有炮船四條、捕鯨運輸班輪各式剪式船十五條。 陸師正規軍二千四百人,水陸兩軍總兵力約三千五百。
楚風把從征討山越人莽嶽部落開始。 歷次戰爭中受傷、致殘、年紀過大的老兵從一線部隊中退出來,成立新兵訓練營。 新兵不再由各部隊自行培養,而是在新兵營經過兩個月強化訓練後充實到戰鬥部隊。
上次出兵贛南,暴露了步炮協同的問題:炮隊隨軍去贛南,琉球本土和泉州漳州就沒有一門陸軍炮了!
合成化是近代軍隊地必經之路。 楚風召集兵部和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