榭隼此擔��弦丫�愕錳�砈耍�茨蓯溝鹿�苊�1946—
1947 年冬天的困難。但在那黑暗的時刻來臨時,已採取了必要的復元措施(除了幣制改革),雖然當時還難以置信,萬事齊備,只需要時間和精力來付諸實施罷了。德國人當財習慣於講這句話:“全面投降意味著全面負責。”如果是這樣的話,美國人和英國人可以們心無愧地說,他們並沒有逃避這個責任。
第五節 俄國和雙佔區的關係
1946 年7 月,貝爾納斯在巴黎問莫洛托夫:俄國在德國真正想要什麼?
莫洛托夫告訴他說:一百億美元的賠償費和參加囚大國管制魯爾區。如果說這是漫天要價,那144 麼斯圖加特講話對於俄國獲得優先機會的權利必然會是一種威脅,因此俄國和俄佔區的新聞界發動了一場劇烈的謾罵,以致克萊將軍不得不在協調委員會中提出抗議。不管怎樣,有很多跡象表明,大約在1946 年初夏,俄國人對自己的賠償政策作了一番估量,斷定官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拆運機器而不丟失重要零件,很難辦到,而要把機器重新安裝起來並用俄國勞動力有效地使之運轉則更為困難。一個俄國少校問一個德國工程師:拆除某一個裝置需要多少人力,花多長時間。德國工程師告訴他,需要二百個工人於四天,那個少校便回答說:“那我給你二千個工人,但必須在兩天內完成。”這個故事描述了他們的一般做法。為了彌補熟練人員的缺乏,他們把許多德國犯人扣留在俄國而不遣返,還”說服”一些德國技術人員離開他們在俄佔區的家鄉和家屬到俄國去工作(不顧波茨坦協定中並無隻字提及把勞力用作賠償)。但是這種“說服”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46年11 月羅伯遜將軍在協調委員會中提出了一系列使俄國人尷尬的問題,終於使俄國人放棄了這種做法,至少是暫時放棄。利用俄佔區的前景越來越受到注意。
這種方針的改變可能與日丹諾夫及其追隨者的影響日益增長有關,他們想利用東德為基地,向西傳播共產主義。遠在1945 年12 月,俄佔區的一批工廠已轉歸俄國所有,而不是予以拆除,並將其產品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運送到俄國去。據說1946 年曾從俄國把棉花、羊毛、麻和皮革輸進俄佔區使工廠繼續生產。在貝爾納斯的斯圖加特講話之後兩個星期,簽訂了一項協議,決定從俄佔區把穀物和家庭用煤運往西德換取鋼鐵。1947 年初,又同雙佔區簽訂了一項包括價值一億零五百萬馬克貨物的類似協議。莫洛托夫7 月份在巴黎表示願意考慮每年生產一千萬噸鋼,並且承認德國的和平工業應該有機會在145 更大規模上(超過工業水平計劃的規定)發展只要這種工業發展確實是為了滿足德國人民和平需要所必不可少的。1946 年10 月,斯大林對一個美國記者說,他認為德國被允許的工業水平應該提高。索科洛夫斯基對管制委員會說,他認為鋼的生產能力應為二千一百萬噸(這些話也許一部分是出於宣傳,企圖與西方盟國爭奪德國人心,不過看來背後還存在著一種經濟動機)。但是這些事態的發展,使得用現有生產品作為賠償的問題對俄國更為重要了。他們還對透過魯爾區的國際化而分享其產品的前景越來越感興趣。
這種想法有其悠久的歷史。戰爭時期英美自由主義思想家們曾為此進行遊說。羅斯福在德黑蘭曾經建議把魯爾區置於聯合國家管轄之下。摩根索的計劃和史汀生的強烈抗議都包含著這一點。1944 年10 月,斯大林在莫斯科曾向丘吉爾提過類似的建議,丘吉爾說他“對這個主意也不反對”,在雅爾塔他又對此表示同情。法國一直強烈要求這樣做。斯大林在波茨坦又提出這個問題,但那時美國人已另有打算,此事就被擱置作為對賠償問題取得協議的一個部分。當時這種想法引起了貝文的注意,因為他不“主張把那種性質的另一個武器庫奉送給德國那樣一個好戰的民族而不受任何控制”。他在1946 年2 月21 日說道,他心裡仍然考慮著這個問題;他的直覺是要把這個地區放在國際管制之下,為歐洲的共同利益來利用它的生產。
可是實際困難似乎逐漸表現出來了。不管政府屬於何種性質,魯爾區的居民顯然仍將是德國人。如果政府官員是在國際基礎上配備的,那麼他們和當地居民可能會不斷產生摩擦,這些居民實際上將被剝奪管146 理自己事務的權利。然而,假定政府是由德國人組成的,如果他們願意和德國其餘部分重新聯合,而且他們是很可能這樣做的,那麼又怎麼能阻止他們呢?這就只剩下了一種主張,即在一個作為德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