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1946年2月至12月的政治事態發展
雖然納吉透過自由選舉擁有全國國民給予他的黨的強有力的授權,但他和蒂爾迪總統都沒有能象芬蘭的巴錫基維那樣,使他的國家平安度過對俄關係中最關鍵性的時期。納吉奉行一條竭力維持執政聯盟團結的政策,並把這一點放在其他一切考慮之上,同時在期待著這樣一個時刻的到來:那時和約一簽訂,俄國軍隊一撤走(他設想這是會跟著實現的),匈牙利就將獲得新生。在蒂爾迪的不很靠得住的協助下,他在一個短時期內保持住了執政聯盟的團結,不過,只是在付出了下述的代價後才獲得的,即預設共產黨人控制政府的關鍵部門,並在他自己的黨內引起了災難性的分裂。後來共產黨人由於政策改變,要採取步驟來消滅他們以前曾經幫助加強過的主要政敵小農黨,他們就利用了該黨的這一分裂。在納吉以逐漸退讓來保持團結的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在1945年11月自由選舉後把內政部的控制權讓給共產黨人。
納吉於1946年2月23日就職後不久,他的黨內就逐步出現分歧。分歧不僅表現在驅逐日耳曼少數民族的問題上:小農黨內有一些黨員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觀點和修改邊界的要求,希望把原來從奧匈帝國分裂出去的一些國家中的馬扎爾少數民族連同他們居住的領土一起併入匈牙利。還有一些小農黨員在原則上反對政府的土地改革和國有化政策,對納吉為了保持執政聯盟的團結而在重要問題上對共產黨讓步的政策持批評態度。因為情況很清楚,不管匈牙利民族主義具有怎樣的吸引力,如果採取一種企圖修改邊界的政策,各黨間的聯盟是維持不下去的,所以納吉在這一政策上就同在其他問題上一樣,選擇了一條中間道路。作為締結和約時的“有限”目標,只要求周圍各國給予其境內的匈牙利少數民族以平等權利,只要求盟國把特蘭西瓦尼亞的一部分再次歸還給匈牙利。
為了對納吉施加壓力,共產黨首先在政府內部組織了一個由共產黨、社會黨、全國農民黨和工會委員會聯合而成的左翼集團。此外,他們可以用退出政府來威脅;如果這還不夠,他們可以發動工人罷工和示威。伏羅希洛夫也證明是一個非常起作用的同盟者,因為他可以合法地施加壓力,要求作出更大的努力來履行停戰協定的經濟條款。1946年3月間發生的顯然就是這種情況,當時某些小農黨人,包括舒爾約克·戴希代爾,在國民議會中批評政府的政策。舒爾約克主張修改邊界,特別是在斯洛伐克問題上,因為那裡的匈牙利人正在遭受虐待。他批評最高經濟委員會,說它在共產黨人瓦斯·佐爾坦領導下,應對政府的大部分激進的經濟政策負責,包括主要資源和能源的國有化政策在內。他抱怨說,該委員會的設立,在匈牙利造成了雙重政府的局面。他還批評共產黨控制了警察。舒爾約克的演說引起了共產黨宣傳的猛烈攻擊,這種攻擊得到莫斯科電臺的支援,也得到布達佩斯市內示威遊行的支援,同時,配合這種攻擊,還提出了關於清除小農黨內“反動分子”的要求。這些可以說是由俄國官員施加壓力予以支援的要求,是納吉所無法拒絕的。3月12日,他終於為了各黨派聯盟的團結,同意了左翼集團的要求,把二十二名黨員開除出黨。此後,黨派之間的分歧在表面上算是消除了,但是,在和睦的外表下,共產黨人卻採取了若干步驟,以鞏固他們的地位。狂熱的好鬥分子勞伊克·拉斯洛接替了納吉·伊姆雷的內政部長職務。大約與此同時,另一個共產黨人實際控制了國防部,他立即組織了一支由共產黨人保爾菲…瓦斯泰賴伊切將軍指揮的“機動邊防部隊”。共產黨人現在不僅控制了最高經濟委員會,也全部掌握了各個關鍵性的部,因此他們的領袖拉科西作為副總理可以隨時正式接管整個政府,如果為了共產黨的利益而有必要這樣做的話。到了1946年4月,小農黨於11月選舉中所取得的勝利看來確實是徒有其名了。
因此俄國領導人很有理由歡迎以納吉為首的代表團於1946年4月訪問莫斯科。雖然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已經在1945年2月羅馬尼亞政變後將特蘭西瓦尼亞交還給了他們的羅馬尼亞傀儡格羅查政府,他們仍然設法使納吉抱有希望。莫洛托夫建議他同格羅查政府直接談判,但是同格羅查的這番交涉並沒有什麼結果,5月7日又宣佈說,在巴黎開會的外長們已同意向和會建議應讓羅馬尼亞繼續保有全部特蘭西瓦尼亞。當匈牙利人提出抗議時,俄國人則歸咎於美國人,雖然據後來透露,俄國外交部長自己就曾堅持要把停戰協定中關於把大戰期間為匈牙利併吞的那部分特蘭西瓦尼亞歸還羅馬尼亞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