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部分(3 / 4)

球團結這一原則和反對組織區域性集團。7月2日公佈了國民議會的選舉法,並宣佈實行政治大赦。與此同時,一些美洲國家的政府表達了他們日益增長的急切願望,想與玻利維亞實現關係正常化。但是,赫爾似乎仍不相信這樣給予承認是明智的,國務院照會各探詢國家的政府,說玻利維亞必須首先用具體的行動來證明它已改變主意。據此,玻利維亞政府在5月19日逮捕了由聯邦調查局查出的八十七名軸心國間諜,並用飛機引渡到美國。經過美洲各國政府進一步交換意見,才於1944年6月23日宣佈承認玻利維亞政府。

第三節 目前的困難和未來的擔憂

在1943年和1944年間,令人憂心忡忡的最大原因,固然是由阿根廷和玻利維亞所導致,然而,西半球關係日益緊張的其他跡象並不能歸因於美國同阿根廷的對抗及其對美洲大陸其餘國家所產生的影響。

美洲各共和國對於當前的形勢普遍感到不滿,對於未來則十分擔心。1941年至1942年,它們已準備為了取得美國的保護和經濟援助付出必要的代價。隨著盟國開始轉入攻勢,來自軸心國的危險減少,舊日的憂慮和不滿就又抬頭了。經濟上的太平盛世依然可望而不可即。作為它們向聯合國家出售原料的交換條件,拉丁美洲各國政府曾希望獲得發展它們國家經濟並使之多樣化的機會。雖然一些組織較好、實力較強的國家(特別是巴西),相當順利地達到了這個目的,但其他國家則相形見絀。當地工業的發展,因工業國不能提供必需的機器裝置而受到阻礙。在進口物資繼續短缺的情況下,日益增長的購買力導致通貨膨脹以及隨之而引起的禍害。絕大多數拉美國家的政府,都未能採取適當的步驟以控制物價,或保證公平分配供應緊張的商品。因此,由於物價暴漲,工資不能相應提高,致使不滿情緒與日俱增。

這種不滿情緒,勢所必然地把矛頭指向現政府,同時也指向美國。拉美人動輒把他們的經濟苦難歸咎於外國資本家的剝削。因此,美國為了拉美人的困難境遇而日益受到責難,特別是受到現政府的反對派的責備。他們聲稱,那些不得人心的政府只是透過得自北美的支援,才使它們得以違反民意,繼續維持他們的統治。美國政府自然不願看到這些政府內部經常易手,因為美國為了努力促進本大陸的防務與經濟動員,必須同這些政府打交道。同時,美國政府透過改進糧食生產、教育、保健和衛生等計劃,也設法幫助拉美政府改善它們人民的生活條件。美國的政策難免帶有複雜的動機。要想在許多拉美國家中現存的混亂情況下能有穩定的政府,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如果周圍有一些繁榮自足的鄰邦,這才符合美國的利益。儘管這樣,在為了改善拉美狀況所作的努力中,還是有著很多真正的利他主義的。

美國的使團在拉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在執行各項計劃有關的官員中,有許多人是滿腔熱情,充滿善意,並做了許多有價值的工作。遺憾的是,在拉美工作的各個組織之間,配合協作不夠。這些計劃很多是倉促構想出來的,並不能很好地適合拉美的條件和拉美人的感情。在拉美計劃中最成功的,並且最受欣賞的,就是那些與糧食生產合作以及有關保健的計劃。

有些拉美人除了對當前形勢不滿(這種不滿常被各黨派所利用)以外,還為他們的戰後地位日益感到不安。在戰爭的歲月裡,由於美國從事戰爭所提供的原料市場,他們的經濟即使不曾改革,也還支撐下來了。拉美人擔心戰爭一旦結束,他們的原料市場便會中斷。他們一方面擔心美國控制他們的經濟,同時又存在著一種矛盾的心理,唯恐美國對西半球已在失去興趣。由於臨近1943年年底所發生的幾個事件,對美國意圖日益不安的情緒隨之加劇了。8月底,美國國務院內部發生了風波,結果薩姆納·韋爾斯辭職。韋爾斯曾把他的大部分外交生涯貢獻於改善美國同拉美的關係,他受到了拉美人普遍的尊敬與信任。與此同時,亨利·華萊士在1943年春天周遊拉美期間,闡述了他的一個普通人世紀的理想,從而喚起了受壓迫者的希望,因此他被解除了經濟作戰委員會內的職務。11月,參議員巴特勒在周遊拉美從事調查美國政府的開支時,給在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寫了一份報告。他在這個報告中激烈地攻擊了美國政府的睦鄰政策和一些有關的鄰邦。巴特勒把美國政府的政策描述成為絲毫不能博得拉美國家好感的一種西半球“施捨”。他說,拉美人不信任北方的經濟巨人,他們只是急想從美國國庫獲得儘可能多的金錢。巴特勒指責美國在拉美的計劃是浪費的、低能的,是用以增強拉美工業的競爭能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