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的,儘管當時只有很少人看到這一點。不論誰是戰爭中的勝利者,都只會是不和諧的,專為打仗而建立的國家聯合。如果在俄國的合作下或善心中立的情況下,軸心國擊敗了西方國家,那麼軸心國和俄國也不太可能在戰後為世界和諧有序的未來而建立起國際組織。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德國在西方國家的暗中鼓勵下征服了俄國,那下面就該輪到西方國家了。即或軸心國不靠援助全靠自己力量先後擊敗西方國家和俄國,並在它們之間瓜分世界,那麼很快就會真相大白,軸心國是以掠奪為目的的偶然性聯盟,德國和日本很可能為獨霸問題進一步爭鬥。而如果西方國家聯合俄國打敗了軸心國,這種不相配的又各懷疑忌的夥伴的未來合作關係,只有那些不顧蘇聯的拜占庭…馬克思意識形之同西方的自由主義之間存在鴻溝的人才能設想。
第二卷 大戰前夕 1939年
前言
本書原計劃作為這一套敘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最初一段時期歷史的《國際事務概覽》特輯的第一卷,它所涉及的是從1939年3月15日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