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殖民地或法國,當局對民族主義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的嚴厲鎮壓都招致猛烈的抨擊。1936年人民陣線在法國執政時,對這些運動採取了較為寬容的態度,但事實證明也只是曇花一現。活動不久便又被迫轉入地下。在印度支那的兩個監獄裡有著成千上萬遭受折磨的人,由於駭人聽聞的不衛生和非人道的待遇,受到了法國和其他各地批評者的譴責。
寮國是最後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組成部分的一大片地區。這曾導致同暹羅的衝突,因為暹羅往往對所有操泰族方言的國家都聲稱擁有宗主權。法國在外交上曾於1868年承認暹羅對柬埔寨的吳哥和馬德望兩省擁有主權,這就促使暹羅人得寸進尺地沿著湄南河流域侵佔土地。英國人偏向於支援暹羅人的要求。法國對寮國的保護關係是在1893年10月3日簽訂法暹條約時才建立的。根據這一條約,暹羅放棄對湄公河左岸的所有主權要求。在條約的實施問題上,幾乎立即發生了摩擦。於是重開談判,1902年締結了一項新的條約。法國得到的是對邊界作了細微的修改,作為回報,法國在暹羅的治外法權受到了限制。接著,1904年又訂立了一項條約,暹羅放棄了它對寮國的巴薩和位於湄公河右岸屬於琅勃拉邦王國的那一部分領土仍然擁有的全部主權。此後又根據1907年的條約,暹羅將柬埔寨的馬德望、暹粒和詩梳楓三地區割讓給法國。這一條約的結果,一方面是法國得到了領土,另一方面則是暹羅在外交上有所收穫,因為它為了清除在自己國土上的外國主權,是情願作出犧牲的。1925年2月的暹法條約標誌著法國在暹羅的司法權的結束,並在大體上平等的基礎上在印度支那和暹羅的邊界建立了一個新體制,特別是在毗連邊境的所在地規定為非軍事區。從1907年起,法暹關係看來已逐步得到改善,儘管有安南民族主義者在暹羅進行活動。
比日本在軍事上戰勝俄國和人們由此對印度支那安全所感到的驚恐更為重要的是,日本戰勝俄國對安南青年產生的間接影響。日本成為黃種人的領袖,並取代中國的亞洲文化盟主地位(據說安南人在稻田裡種上日本荷花以慶祝日本在對馬的勝利)。然而,安南民族主義逐漸認識到,日本不承認中國人、印度人和安南人同日本人是平等的,正如同安南人之不承認寮國人和柬埔寨人同安南人是平等的一樣。因此,俄國和中國又取代了日本而成為安南人的英雄祟拜的物件。
印度支那同日本的外交關係長期以來一直是極好的。在商業方面,日本一直都是從印度支那購買的多,銷售的少,但大蕭條顯示了日本工業和出口貿易已取得驚人的發展。日元貶值和印度支那的大米和煤的對日輸出的削減使印度支那實業家深切認識到同日本簽訂一項貿易條約是值得的,而迄今為止法國人一直迴避簽訂這種條約。於是便在1932年5月在巴黎簽訂了一項臨時條約。
法國人看出,日本是在印度支那製造麻煩的敵對的顛覆分子的夥伴。與此同時,他們還看到日本在經濟上對他們的利益也是一個威脅。1938年在印度支那的日本人總共大約只有四百人,大凡一個國家裡另一外國的國民較少,本應有助於同那個國家發生好感。但在1939年,事實上成了通往中國南部的重要門戶的海防…昆明鐵路(為法國人所擁有),卻由於中日戰爭的緣故而成了一個有爭議的主題。加之,中國和印度支那的一系列商業和移民協定——其中一部分是在1930年達成的,但直到1935年才最後生效——是日本和印度支那產生摩擦的根源,因為根據這些協定的條款,中國得隨意透過東京運送軍火,免繳過境稅。1937年,中國港口被封鎖,使得經由海防…昆明和河內…諒山鐵路運送的中國軍用品日益增多。1938年,日本和法國達成了協議,邊境只對1937年7月以前訂有合同的貨物開放。在有些情況下禁運有所變通,但1938年在日本多次抗議後,印度支那當局切斷了一切經由雲南鐵路的對華運輸。然後,為了加強這個勝利成果,日本人於1939年2月宣告佔領海南島,因而封鎖了印度支那的海防港。作為回擊,法國於3月20日為中國戰爭物資重新開放雲南鐵路。
1939年1月1日,日本不顧法國曾就佔領斯普拉特利群島(即南沙群島)一事發出警告並建議仲裁,佔領了大約地處西貢和北婆羅洲正中間的這些島嶼。此後,法國人才遲遲地開始加強印度支那的防務。在此以前,法國人由於國內保守黨的阻撓而未能採取這一方針。後者因為中國有強大的共產主義勢力,因此懼怕中國人甚於懼怕日本人。
在1939年,馬來亞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