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1 / 4)

呢,在幾個月以前,兩國卻為了德國侵犯波蘭而同那個已經重新武裝好的德國開了戰,一面不無理由地嚇得瑟瑟發抖;它們不去進攻駐在法…德前線的力量比較薄弱的德國守軍來協助波蘭,而是讓德國去征服波蘭。然而這時在德國一舉消滅波蘭,從而證明它已經恢復了軍事力量之後,法英兩國卻故意在招致同時與蘇聯交戰的危險,這樣做就使德俄兩國的政治協議轉化為一致反對西歐國家的軍事同盟。在這一階段,英法兩國似乎在沉著地考慮把俄國巨人推上戰場,站在敵人一方,來為那個已經恢復了精力的德國大力士助威,英法的這種沉著鎮靜既是自相矛盾,又是徒勞無益的。而且它們的這種政策(要是這也可以稱為一種政策的話)既貫徹不力,其目的也是邪惡的。

顯而易見,如果法英兩國想使自己對芬蘭的軍事援助能夠起到任何效果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在芬蘭軍隊還能夠英勇地堅持戰鬥而把俄國人牽制在曼納海姆防線的那一段短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援助送到芬蘭,但是,兩國在制訂計劃和準備工作方面,卻是拖拖拉拉。不僅計劃工作緩慢,準備工作也不充分,簡直到了荒唐的地步。英國政府對佔領挪威的一些港口這件事,直到3月12日才明確地決定下來,那天正好是芬蘭接受蘇聯政府提出的條件,同蘇聯簽訂和約的日子。英國派遺的五營本土軍,將去防守挪威南部的三個港口,去對付德國軍隊的全部力量,因為這時波蘭已被消滅,而西線尚無戰事,德軍正好騰出手來全力對付英軍。

從道義方面說來,法英兩國政府,正象義大利政府那樣,在制訂支援芬蘭的計劃時,毫無疑問,一部分原因是出於本國人民對芬蘭人的同情,這種同情是普通的,無私的,慷慨的。芬蘭是一個小國,正在英勇地抵抗一個強大的鄰邦的侵略,同時又是西方世界抵禦以蘇聯為象徵的共產主義的前哨,所以有理由得到西方國家的同情。另外,如果盟國政府也考慮到外交理由的話——尤其是在戰時,任何一個政府都不致於忽略這件事——那麼,聯合王國政府會知道援助芬蘭不致使自己的信譽受到損害,只要它事先估計到,在幫助芬蘭時,自己將得到美國人民和美國政府道義上的信任,因為美國是非常推祟芬蘭人的(雖然美國從未想到為了芬蘭而親自出兵同蘇聯交戰)。然而不幸的是,西歐盟國援助芬蘭的計劃一部分是出於種種不那麼純潔的政治上的考慮。盟國認為,營救芬蘭這項正義的事業,可以給它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籍口去封鎖挪威領海內的航道,佔領瑞典的鐵礦和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新開闢一條對德作戰的戰線。芬蘭可能會以一個小國,同時又是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夥伴國家的地位,向挪威和瑞典求援,而挪威和瑞典方面也許會露出一副可憐的樣子,不願為了幫助芬蘭而甘冒風險。但是,西方盟國的那種含糊其詞的、甚至或許令人不無猜疑的計謀,卻使挪威和瑞典兩國政府完全有理由拒絕提供盟國正在要求的裝置。英法兩國既然標榜自己是為了維護小國的安全、領土完整和獨立的權利而同德國作戰,那麼,它們就實在不應該策劃把挪威和瑞典這兩個小國違背自己的意願捲入戰爭,何況這兩個小國並沒有受到干擾,依然完整無損。法國人切望自己的國家不要成為戰區,而指望另外在瑞典開闢一個戰場,這種辦法也是挺不合適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法英兩國政府對於準備派兵到挪威和瑞典登陸的建議,萬一遭到抵制,是否要用武力強行佔領這兩個中立國家的問題,彼此之間既然意見尚不一致,同時也沒有獲得任何證據,能說明這些登陸的建議將受到抵制——自然,要是挪威和瑞典不準備放棄中立,免得日後招致德國理所當然的報復,它們是會抵制這些建議的——那麼,法英政府仍然推行這些在道義上可疑的計劃,即使推行的速度慢得象烏龜爬行一樣,就未免不合適了。

在俄芬戰爭的緊要關頭採取這種笨拙的做法所反映出來的心理狀態,也普遍反映在英國的國內戰線上。在“假戰爭”時期,英國民眾的心情反映在政府的折衷政策上。食品幾乎沒有實行配給,衣著就更不必說了。在這個時期,他們聽任從海外進口的主要商品的庫存量減少,因為他們認為,這次戰爭不象上次那樣,德國潛艇的封鎖不會再造成嚴重威脅,他們認為,英國手中的船舶將足夠應付戰時的需要。在1940年夏天以前,對進口的控制很不嚴格,結果,使寶貴的貨艙竟被在戰時作為奢侈品的進口商品所佔據。與此同時,擴大工業生產以及把民用生產轉變為軍需品生產的工作都進展得非常緩慢。在1940年4月,英國尚有一百多萬人失業,在同一時期,聯合王國的軍費總額中,只有不到半數來自稅收。如果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