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1 / 4)

來、裝備完畢前,德國的這種削弱就能夠實現。

這樣一來,在當時立即要採取的一些步驟上——在英國集結一支美國軍事力量,或者在最終的目標上——進攻法國,都沒有什麼意見分歧了。英國人從一開始就不肯認真看待1942年在法國作一次“犧牲性”登陸的任何建議,但是這畢竟是一個次要的問題。隨著對局勢陸續進行的估計,必然會使計劃有所改變。丘吉爾深信,除非德國突然表現出崩潰的跡象,否則總能找出適當的和令人信服的理由來取消“大鐵錘”計劃。如果情況糟到極點,他反正總可以拒絕讓英國軍隊參加這次行動,這樣就自然而然地結束掉“大鐵錘”計劃,然而在1942年4月,美國部署軍隊與敵軍作戰的基本格局尚在醞釀之中,因此他認為強調這些潛在的分歧非但沒有好處,而且還有巨大的風險。

丘吉爾的策略並沒有能完全瞞過美國人。霍普金斯這時候對丘吉爾已經很熟悉,他注意到丘吉爾那樣輕鬆地便贊同了馬歇爾的建議。他非常精細地推測出丘吉爾至少在一年內無意對大陸發動登陸作戰。英國的參謀長們在這個問題上比較坦率,他們強調德國的力量和時機不成熟就輕率對它發動進攻的種種危險。結果,帝國總參謀長艾倫·布魯克爵士將軍給馬歇爾將軍留下了相當壞的印象。霍普金斯私下曾力圖使丘吉爾認識到美國提出的這個建議是嚴肅認真的。但是這位英國首相彬彬有禮,保持緘默,沒有提出他對“大鐵錘”的反對意見。透過這次交換意見以後,霍普金斯顯然感到英國人確實全盤接受了馬歇爾和他兩人提交給他們的計劃。馬歇爾就他那方面來說,倒是很單純地相信了英國人的話,他試圖用保證對印度和中東提供物資來打消英國人的反對。

另外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是英美提出的這個軍事計劃對俄國所產生的影響。霍普金斯與艾登談了英俄同盟條約談判的進展,他強調美國政府不能同意對斯大林的領土要求作任何讓步。他還指出,在1942年開闢第二戰場是替英國“釜底抽薪”。如果能開闢第二戰場,那末就可以指望俄國放棄領土要求,至少暫時放棄。

這次討論的結果是,在1942年4月14日的會議上正式接受了美國的計劃。但必須著重指出,英國在4月14日接受的是準備於1943年在法國海岸發動一次主要攻勢的計劃。明確地列入1942年計劃中的作戰行動只是空襲和突擊隊襲擊。“大鐵錘”不過是一種應變措施,只是當俄國或德國似乎瀕於崩潰之際才採用。英國僅提出一個限制條件,即萬一物資和人力的要求發生矛盾時,保衛印度抵抗日本的需要必須放在對德國發動進攻的前面。馬歇爾表示他堅信可以提供充足的軍需去阻止日軍進犯印度,而又不至於妨礙集結起一支英美陸軍與空軍去對歐洲大陸發動一次進攻。

表面上的意見一致大大鼓舞了馬歇爾,霍普金斯也感到可以指望導致勝利的一些計劃終於商定了。但是,看法上的真正分歧卻大大超過了倫敦會談期間所流露出來的。丘吉爾一開始就主張從陸上和海上包圍德國,然後透過空襲,透過被佔領區人民的破壞活動以及透過對暴露在外的海岸進行突然襲擊等,來逐步扼殺德國的戰鬥力。丘吉爾認為只有透過這些方式摧毀了德國戰爭機器的主要力量以後,才能謹慎地發動大規模的攻擊。

美國人,特別是馬歇爾、艾森豪威爾以及他們的上級,陸軍部長史汀生,全認為必須先給予德國一次直接的毀滅性的打擊,然後才可能摧毀它的戰爭機器。美國人認為需要的不是丘吉爾所想象的使用裝甲部隊分幾處登陸,而是使用一支由各兵種配合起來、具有壓倒威力的部隊發動一次登陸。他們認識到在1943年以前不可能調集起這樣一支力量來,並準備把迅速建立這支力量放在其他一切需要之上。

“大鐵錘”作戰計劃是他們設想中的一個主要部分。如果俄國戰場在1942年崩潰,德國人就能在1943年集中全力來對西方作戰。如果出現這種局面,那末大規模登陸作戰也許就不可能,至少也是非常冒險的。因此保住俄國戰場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而在1942年試行小規模的登陸結果可能是保全俄國戰場的唯一途徑。4月間,當美國人的總的計劃被採納時,這個問題還是一番空議。德國或者俄國一時都沒有突然崩潰的危險,因此美國的“大鐵錘”仍然缺乏先決條件。然而,在此後幾星期中,美國戰略家們的意見同英國人的軍事思想背道而馳。美國人愈來愈感到“大鐵錘”在1942年既是必需的,也是能夠執行的。另一方面,參謀部的詳細研究卻使英國人更加相信,他們原來的意見,即馬上對法國發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