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表示任何冷淡。我對於他們這樣樂於放棄1942年感到有些不安。他們還會放棄1943年嗎?
但是,我的要點是,我不相信我們能等到1943年才打擊德國。如果我們不能利用“大鐵錘”計劃出擊,那我們就必須退而求其次——那並不是太平洋地區。在太平洋地區,我們正進行著一種成功的牽制戰。光靠陸軍和空軍不能馬上就決定勝負,那需要加強我們海軍的力量——這需要時間。
所謂其次的方案並不是太平洋地區:羅斯福用這一句話表示了不贊成剛剛向他提出的那個建議。
這確實是影響整個戰爭程序的生死攸關的決定。兩個費盡心機的人,一個跛足,另一個長年患病,餐後在夏日炎炎的晚上在白宮商談問題。這情景在每一種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中都應該永誌不忘。
盟國中,只有美國對於如何作戰以及在何處作戰的問題可以作出抉擇。戰爭是由一個真正的聯盟來打,還是分開來由每個國家去打,這取決於美國的決定。1942年7月15日羅斯福作出的決定,實際上是再一次努力使聯盟在行動中發生效力的決定。對許多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這樣重要的一次抉擇,這樣險峻、這樣迫切、這樣和個別人物聯絡在一起地呈現出來,這在歷史上是罕有的。
大約兩星期後,在克里姆林宮內部作出的另一個決定或者一系列決定,同羅斯福的這個決定一起,應該看作是戰爭的轉折點。1942年7月底左右,羅斯托夫陷落後不久,斯大林立即在紅軍中推行新的嚴厲的紀律措施,更換了許多司令員,開展了一次強大的宣傳運動,由於同時採取了這一切措施,保住了俄國軍隊和人民正在動搖計程車氣。同時,他開始在伏爾加河後面集結後備軍,為最終在斯大林格勒發動的反攻進行準備。這時已是11月,這兩方面的決定的效果還沒有在戰場上表現出來。可是11月8日的北非登陸和11月19日開始的斯大林格勒反攻,都是7月份作出的這兩項決定的直接產物。
羅斯福於7月15日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建議表示拒絕,這只不過是為再一次謀求與英國達成諒解準備條件而已。他當天晚上決定派霍普金斯、馬歇爾和金去倫敦再作一次努力。他們三人翌日起程,於1942年7月18日抵達英國。在緊接著舉行的一系列會談中,大家終於真正能夠做到推心置腹。
這三位美國特使攜帶著羅斯福的書面指示。在指示中,羅斯福規定了若干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原則。他指出“重要的是完全協調英美軍隊的使用”。再則,“最最重要的是使美國地面部隊於1942年投入對敵作戰的行動”。關於俄國,羅斯福說,已經許諾的物資必須交付。他指示霍普金斯、馬歇爾和金充分調查研究發動“大鐵錘”行動來支援俄國的可能性,儘管這個計劃已經遭到反對。如果他們“完全相信”不可能發動“大鐵錘”戰役,那末應向總統彙報,並考慮美國軍隊1942年可以用在其他什麼地方。羅斯福還聲稱,不管俄國是否崩潰,保衛中東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他設想有兩種方法可以保住中東:派遣美國軍隊到埃及、敘利亞或波斯灣,或是“在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發動一個新的戰役,攻進隆美爾軍隊的後門”。這樣羅斯福就正式承認了“體育家”計劃——在北非登陸——是一種可能採用的計劃。總統在指示中最後提出下述幾點:“請牢記三項重要原則——計劃應迅速決定,計劃應統一,進攻與防守應相結合,而不是單純防守。……希望你們在到達後一星期內達成全面的協議。”
這三個美國人恰巧在到達後第七天達成了協議。他們第一步是同艾森豪威爾及其助手們商量。艾森豪威爾竭力主張發動“大鐵錘”行動。他認為任何其他的軍事行動都會使大規模橫渡海峽在法國登陸的計劃最早要到1944年才可能實現,他希望使一切其他的考慮都從屬於1943年大舉登陸的計劃。但是當馬歇爾和金同英國三軍參謀長討論這個問題時,英國人竟然完全拒絕接受任何形式的“大鐵錘”計劃。經過三次會晤,僵局仍未開啟。7月22日,這三個美國人按照所奉的指示打電報給羅斯福,報告他英國人不肯發動“大鐵錘”行動。羅斯福回答說,他並不感到意外,並且重新指示他們著手考慮使美國軍隊能在1942年年底以前投入戰鬥的其他進攻計劃。
對於可以用什麼其他行動來替代“大鐵錘”行動,這一點是沒有什麼疑問的。丘吉爾和英國三軍參謀長已經於7月18日自己商量好,“唯一可行的建議似乎就是‘體育家’計劃”。在阿卡迪亞會議上當有人第一次向羅斯福提出北非登陸的設想時,他本人就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