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最新丈量資料送回錦東城的吏員捎去了長雲山北面荒原上牧民異狀的報告,隔日龔知府便讓這名吏員捎來了迴音。他對這件事也頗為警惕,似乎城中出現了某些異狀,可能跟這件事有關係。他讓丈量隊伍眾人暫且放慢速度,先往西面進發,不要再往北邊前進了,他會盡快派出軍隊來保護他們,以防萬一。
周康一得到他的信,頓時嚴肅起來,召集了所有吏員宣佈了這件事,讓他們平日出入小心些。雖然現在他們已經量到長雲山北將近五十里處了,也遇上了更多的外族牧民,除了遠遠觀察他們的行為,別的什麼都沒做,但他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周康與劉謝一致決定,先量西面的土地,那邊倒是不常能遇到牧民。
丈量隊伍中的吏員們對此各有想法,有的人並不在乎,覺得量哪裡都不成問題,有的人卻覺得周劉兩位上司以及龔知府都太過小題大作了,不過是區區幾個牧民,能出什麼事?他們雖然比不得軍隊裡的人驍勇善戰,卻也懂得騎射。除去馬留安等幾個文弱書生,其他人都是體格強健之輩,真要跟那幾個瘦小的牧民打起來,還說不定誰會被打倒呢。
還有一些人,比如馬留安,則在私下抱怨:“又要來人了,知府大人要派人來也成,但能不能多運些食水帳篷過來?咱們在這裡的日子簡直不是人過的,吃不好睡不好也就罷了,帳篷就那幾頂,住起來擠死人了,偏偏如今我們又離吉門子莊遠了,晚上來不及回去過夜,為了節省地方。本來可以幫忙燒飯幹活的婆子都留在莊裡了,什麼事都要咱們自己幹,這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到頭呀?!”
其他人都深表贊同:“可不是麼?本來還指望早些將地量完了,咱們可以回城去。如今知府大人卻叫我等放慢進度,別再往北邊走,那要等到什麼時候?他還給我們設了期限!期限過了不能完成差事,是要受罰的!”
馬留安又說了:“其實知府大人是極和善英明的。都是陳通判不好!我知道,咱們出來辦差,府衙分派給咱的東西比別人都要少些,就是因為他不服氣周大人比他有本事!可惜他在朝中有靠山。連咱們知府大人也不好治他的罪,才強忍下這口氣來的!”
他這話聽得眾人義憤填膺。近日來,因眾人都混得熟了。馬留安也習慣了工作的清苦。閒暇時也愛與其他人聊聊天、說說閒話。或許是因為周康與劉謝都是十分和氣的上司,對他們管得不嚴,又或許是因為身處荒原上,遠離城中一干人等,馬留安對上司的敬畏之心大為減輕,他毫無顧忌地將陳通判的種種事蹟公之於眾了。同行的人裡頭也有跟陳通判打過交道的,紛紛附和馬留安的說法。於是在這丈量隊伍裡頭,陳通判儼然成為了眾矢之的的大反派,連周康、劉謝與青雲等人也都知道自己一直以來遇到的困難都是拜誰所賜了。
周康也曾有過不甘和屈辱,他私下對劉謝說:“那陳通判算得什麼?他家不過是因為與已故的元后同出一族,才得了聖上青眼!其實他家與元后孃家已經出了五服,當年陳家遭難,他們還忙不迭地劃清界限,種種行徑叫人齒冷。若不是陳家倖存之人實在太少,他家也確實有一兩個出色的子弟,皇上才不會啟用他們呢!這陳通判自小就是個庸才,多虧有個好哥哥、好岳家,才有今日,不想如今還做起排擠賢能之事了!我真想參他一本!”
劉謝有些好奇:“大人早就認得陳通判?怎麼先前沒聽您提起?”
“我與他沒什麼來往,卻有個同年與他是遠親。”周康嘆道,“他家這一支即使在陳氏一族裡也只是旁支末節,若不是主支遭了難,幾時輪到他家出頭?只是皇上仁慈,念及元后的情份,直把陳家當成是自家人一般,處處照拂,因此,只要他家的人沒犯大錯,皇上都不會治他們的罪。”
青雲在旁倒茶,聽到這裡,忽然想起他方才說的是“真想”參陳通判一本,而不是“要”參陳通判一本,想必原因就在此吧?看來龔知府這種皇帝親信派的官員也不會處置陳通判了。青雲暗暗撇了撇嘴,沒有吭聲,心裡卻想皇帝原來也會徇私,即使明知道那個人有多糟糕,但只要他跟死掉的元后沾點親,就無視他在職務上犯了多少錯,會跟這種人在一起做官,周康與劉謝也算是倒黴了。
龔知府或許會考慮到皇上的感情以及陳家的權勢,不對陳通判作任何處理,但他也沒到坐視陳通判亂來的地步。數日後,他與駐軍的領頭大將商議妥當,便派出了一支百人騎兵小分隊前往長雲山,充當土地丈量小隊的護衛。跟這支小分隊一同前去的,還有八大車包括帳篷、被褥與食物在內的補給,以及十名精通計算的商傢伙計。這些人是他特地向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