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1 / 4)

小說:篡清(上) 作者:點絳唇

讜諛睦錚俊�

看著年輕瘦弱憔悴的皇上。大清萬方名義上的主人,群臣心裡都是一陣唏噓。這些紙面上地大軍,誰還不知道怎麼一回事兒?偏偏就皇上把這個當真事情了!

大清號稱百萬常備陸軍,其中二十七八萬是絕對不能做數的旗兵。所謂錫伯喀爾喀等族的馬隊騎兵,自從太平天國之亂,捻子之亂以後,江北大營兩敗,對英法聯軍八里橋戰敗,曾格林沁被殺之後,這一直是朝廷中樞戰略機動力量的數萬騎兵。就徹底被打斷了脊樑,已經成為一個只存在在紙面上的名詞了。大清這些基本武力,早就消亡殆盡!

而綠營諸軍,洪楊亂後,也徹底喪失了本來就很微薄地戰鬥力。雖然還有三四十萬的額子,每年開銷大量的糧餉,但是等於就已經是用朝廷財政養著的一幫廢物。掛著綠營編制體系內的提督,總兵,副將。沒有一個還在他們的本任上面。舉例來說吧。現在已經投靠徐一凡的聶士成,雖然掛著太原鎮總兵的銜頭。這是他的本銜。綠營兵制完備地時候,他必然是坐鎮太原任上,指揮統帶太原鎮一帶的綠營兵,形成一個可以作戰的單位。但是聶士成一路過來,從來沒有到過太原鎮,也從來沒有指揮過太原鎮綠營地一兵一卒,他從始至終,都統帶的是淮地,直隸等地招募訓練的練

沒有了軍官團統帥的綠營,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有半點戰鬥能力,基本就是一群散兵遊勇,依附著各級地方政府做點維持地方治安的事兒其實很多時候,他們反而是地方治安的禍亂之源。

號稱的百萬常備軍,這麼七折八扣一下,已經去掉了快七十萬廢物。剩下二三十萬,就是各地練軍了。日軍制定甲午作戰計劃的時候,也只是將練軍作為真正作戰的物件。

其實近三十萬兵力,也很不少了。但是大清的事兒,遭逢末世,什麼都會走了樣子。

這些練軍,都是由各地實權督撫直接掌握,有地地方富,有的地方窮。窮的督撫們,負擔不起練軍的開銷,也沒有憑藉練軍以自固權位,形成北洋這樣的團體地野心,更兼這些練軍多是湘淮一脈下來的,幾十年下來,督撫易人已多,和這些湘淮血脈的練軍已經沒有了關係,更沒有維持下去的必要,裁的裁,減餉地減餉,不少當年還可一戰地練軍,也就成了和綠營差不多的廢物。

富地,有能力,有野心的地方督撫,還維持著一定可戰的練軍,提供給他們新式武器,給予西式操練,這樣七折八扣下來。這樣可戰的練軍,舉全國之力,不過十餘萬人!而且其中的絕大部分,還是集中在北洋!

按照日本戰前估計,北洋練軍,全部實力不過十萬人不到,裝備訓練都還算可觀。大清這二十年,就是靠著這不足十萬人,佈防全國,緊急的時候四下調遣作戰。撐著大清的門面!

後世評價,甲午之戰就是李鴻章和日本的戰爭,此言在很大程度上非虛。

戰事開始以來,北洋精華嫡系,一部在朝鮮,近三萬人,一部在遼南旅順一帶,兩萬人。現在都已經灰飛煙滅,其他北洋各部,分散在北中國各地,甚至在廣西新疆都有,一時間哪裡蒐集得起來。勉強拼湊出宋慶一支可以機動的部隊萬餘人,現在還調不上去。防備遼南日軍南下。現在哪裡找兵出來!

所謂的新募練軍,朝廷倒是一再電諭各省加緊編練。不過是給地方找了個藉口開支厘金,海關,地丁等糧餉找了個門路,各省新募諸營。有的乾脆就是存在在紙面上,就算拉起隊伍出來的,短短這麼點兒功夫,這些新募營頭,哪裡還派得上用場?

一個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的大國,養兵每年中央地方開支億兩的白銀(中央財政收入八千萬兩,養兵開支即六千萬以上,地方練軍開支也有三四千萬。)碰到國戰,卻是兵力不足!這就是活生生的事實。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實!

軍機大臣們個個心知肚明,偏偏光緒皇上,還真以為他有百萬強兵呢…………

玉瀾堂內一陣難堪的沉默。而光緒地臉色也越來越青。看著大臣們垂首不言。光緒心也越發的朝下沉,他似乎還想找到一點希望,又喃喃的發問,這聲音,卻更像是自語:“山東,江蘇不還是有兵麼?銘軍,樹軍…………山東巡撫李秉衡不是還有嵩武軍麼?能不能調出來,先守住遼西和直隸海

不等光緒問完,世鐸就硬邦邦的磕了一個頭:“皇上!現在威海一帶,也要嚴防。日軍陷落旅順之後,隨時會竄擾威海,現在山東佈防兵力猶自不足,徐州的銘軍都已經調到威海煙臺一帶,猶自還嫌兵力不足…………要調。也只能抽調李鑑堂李大人地嵩武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