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卻一點也不馬虎,諸事想得仔細。為那舉兵之事他花了一夜想了一個時辰。次日早朝便對國王說:“我王意欲何為?”
國王一聽,暗想‘這算哪門子事啊!怎麼一下子問我這個呢?我想幹啥滿朝文武不都知道嗎?’於是國王一本正經地說:“我欲開疆破土,統一天下,創千秋萬代之基業。”
其實這麼想的人不少,有些一無所有的老百生也這麼想,但是那不怎麼靠譜,也只有帝王們還實際一點點。就算是帝王不這麼想臣子們也會鼓勵他去這麼想。 可能是這麼想的帝王有點多,不巧激情碰撞了,當兩個帝王都想稱霸。又互不相讓,又沒有妥協的餘地。當然沒有多少人會主動妥協,在關係到民族大義的事情上,妥協無疑是在示弱,而示弱的直接結果就導致了其他烈強蜂擁而致來瓜分土地。所以有的國家打得兩敗俱傷,也決不妥協。一個國王在國人面前;肯定得拿點一個王的風度與氣度,與高度出來。一句話也能像徵性地看出一個國王是強悍的還是軟弱的。一個國家的領頭人是強悍的,那麼他的子民也是強悍的,既然都全民皆強悍了,這個國家沒理由不強悍。所以國王一說‘我想統一天下’,所有臣子都覺得這就對了。
一個國王在內憂外患,形勢動盪的情況下。不能只想著過老婆孩子這熱坑頭的生活,但是這話說了,起碼也要說得靠譜點,或者有點實際行動嘛!
於是韓對就問:“那大王要從何下手呢!是繼續損兵折將,勞而無功地去攻打齊成國嗎?”
國王說:“南淵天險,自從計劃西進以來,已經損失了數百將士,而南淵對岸一個腳印都沒留下,養兵壯馬,養精蓄銳,等到他有了變動,我再調雄兵,一舉將它攻下。”
韓對笑了笑說:“大王啊!齊成國土地千萬裡,雄兵百萬,良將千員。一個南山關只有幾百人把守,就把我數萬大軍拒於千里之外。難道你是想他們拱手讓給我們不成。”
大王聽了,沒有說話,陷入沉思。
這時亞相太夫站了出來說:“那依你韓侯爺是什麼意思呢?”
韓對說:“我聽人說如果樹上的桃再甜,但是得不到,日日夜夜地看著,又有什麼意思呢。如果矮處有桃,雖然酸一點,餓了也可以拿來充飢嘛!”
亞相義正嚴詞地說:“韓侯爺覺得誰是高處的甜桃?誰又是能得到的酸桃呢?”
韓對道:“齊成國這顆甜桃呢!要想吃它,得在南淵上架起一個梯子才可以,但是看桃人不讓架。而如今南利國這顆酸桃卻觸手可及。”
其他大臣聽了議論紛紛,不知韓對又有何高見去面對南利國。
亞相又問道:“南利國與我國比鄰而居,雖不為友,也不為敵,只怕出師無名。且兩國勢力一般大小,若起攻伐,我們未必能佔到便宜。”
韓對道:“如今的南利國不比十年前的南利國,如今南利國國王已經老了,況且還染了重病,不久就要西去了。而他的十幾個兒子也長大了,一個個都忙著爭王位,勾心鬥角,兄弟分裂。表面上是和睦友好,實際上是爾虞我詐,互相算計,各自擁兵,綱絡爪牙。有的暗地裡下功夫,有的則要明著來。如今南利國四公子宋衛向我國借兵二十萬,助他平定諸兄弟,以登大寶。如果此時機出兵,師出無名乎?”
這時又一個武將站出來問道:“若當真出兵二十萬助他登上大位,難道他還會分一半國土與我國不成?”
韓對笑道:“小兒之見,我出兵二十萬助他以平內亂,宋衛也動重兵進宮逼位。朝中將臣,定有義舉者,若他自相殘殺,兵力必會大損。我再驅二十萬雄兵,便可直取南利國都大業城。四公子兵力勢弱如何擋得了我二十萬雄兵,順勢滅了南利,如秋風掃落葉一般。”
這宣合國王本是個沒有主見的人,見韓對說得頭頭是道,只顧著點頭稱是。聽說能滅了南利,更是心跳加快,愈加激動,連聲叫好。韓對的全部要求,也都一一答應了。 。 想看書來
第七回 初次不爽
自南門七投信回來以後,三公子便聯絡了五公子宋開,常西候宋左,說‘得到情報,宣合國出重兵欲要破我城池,掠我土地,不久將至,教各個整兵以待來敵’。別人說這事,他們可能不信,但是三公子說的他們都認真思考,各自認真準備著。三公子也在北面眾多路口上設下暗哨,一有風吹草動,馬上來報。不出兩日,果然威遠侯帶著一隊人馬浩浩蕩蕩順南淵而來。探馬立即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三公子,三公子立馬著人通知常西候與五公子宋開。
他們把人馬整合後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