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代總參謀長的聶榮臻回憶:“大家發言的傾向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最好不打這一仗。’”
理由大致如下:國內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臺灣還沒有解放,美國又這麼強。×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天才軍事家林彪作了入情入理的分析發言。據軍事秘書雷英夫回憶:會前,林彪曾委託軍委炮兵第一副司令員萬毅蒐集美軍的裝備資料。10月6日,在居仁堂召開的軍委常委會議上,林彪說,為了拯救一個幾百萬人口的朝鮮,而打爛一個5億人口的中國,有點划不來。他若有所思地說:“我軍打蔣介石國民黨軍隊,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過美軍,還很難說。”
他的理由是:美國佬有龐大的陸海空軍,我們根本沒法比;美國有太雄厚的工業基礎,大炮、坦克、飛機幾乎數不勝數;尤其是,美國有原子彈,把它逼急了,給我們扔兩顆原子彈,我們這點家底就玩完了。因此林彪認為,即使出兵,也要“出而不戰”,屯兵於朝鮮北部,看形勢的發展,能不打就不打,這是上策。
這裡,不能因為林彪後來的行為,而說他害怕美帝國主義,其實,參加會議的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雲、高崗、張聞天、李富春、鄧小平等,幾乎都持有與林彪相似的認識。
大家發言時,毛澤東幾乎一言不發,非常認真地聽著。
在作總結髮言時,他肯定地說:“你們說得都有道理。”
但毛澤東就是毛澤東,他會聽別人將道理擺清楚,但絕不從眾。他思來想去,判斷得失。
據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楊尚昆回憶,為作出抗美援朝這一驚天決策,毛澤東幾乎一夜沒睡,圍著門前的一棵大樹溜達了多半夜。
第二天,樹下菸頭遍地。
這一地的菸頭,值幾千個億人民幣都不止。
起初,只有毛澤東主席認為該打。後來,周恩來總理也傾向於打。再後來,策略大師毛澤東看多數同志還不同意打,他不想強擰,就“搬兵”,讓鄧小平用專機把在西北主政的彭德懷速速接來北京。
他了解自己的彭大將軍:“猛張飛”絕對想打。
結果,彭老總聽了半天會後,就放上了“炮”。他提出:這場仗不但該打,而且必須打,一定要打,打不贏也得打。
他一放“炮”,再加上毛澤東明確支援,這樣,大多數人也就被說服同意了。
一個想都不敢想的驚天動地的決策,就這樣被作出來了。
的確,仗打了一段時間,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聯合國軍司令官麥克阿瑟,仍然不相信中國會出兵與美國交手。
即使有極個別瞭解毛澤東、瞭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美國人,諸如斯諾,提出毛澤東會出兵,也被美國政府看作是受了紅色蠱惑,瞎咋呼,根本不採信。
從當時客觀情況來看,出兵朝鮮,的確是一個得失參半的決策。只是從結果倒推,看中國打勝了,人們就說,還是主席決策正確。
第一章 統帥大比較:毛澤東PK杜魯門(3)
實際上,這一決策已不能簡單地用正確不正確來評價,而應從一個更高的層次來認識,那就是英明不英明。
楊尚昆在1951年元旦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主席決定志願軍入朝之舉,實在是英明萬分的、有遠見的決定,事至今日已如黑白之分明。如果當時要讓我來決定,我則會偏於‘苟安’!”
人們常說,最大的失誤是決策失誤。錯誤的決策誤國、敗國,甚至亡國。這樣的事情歷史上不少,看看大清朝、看看蔣介石,就會明白。
反過來說,最大的正確是決策正確。一個政治家如果能順應時勢,作出正確決策,那就是國家幸甚、民族幸甚、百姓幸甚了。
能前看三步,作出英明決策,那就不是一句“領導英明”之類的屁話所能概括的,而需要透過迷霧看清未來的洞察力、力排眾議的決斷力,以及全過程的考驗和歷史結果的檢驗,甚至還需要反例的勘驗。┊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試想,沒有抗美援朝,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列強,會不會像對待大清國一樣,想踹我們一腳就踹我們一腳,想轟炸我們一通就轟炸我們一通,想抓我們的領導人就抓我們的領導人呢?
那麼,真正促使毛澤東下決心打這場戰爭的原因是什麼呢?
人們都知道的原因,是美軍越過了三八線,打到了鴨綠江邊,我邊境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