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第三艦隊司令官兼第十軍司令——長谷川清將軍,涉水走了上來。

兼任第十軍司令的長谷川清;在他海軍部的幾次碰頭會上曾對吳淞要塞作過一個形象化的介紹,說龐大的吳淞要塞形狀好像一把日本摺扇。

這個比喻相當貼切。

長谷川清對中國的歷史是很清楚的。

吳淞口,中國明、清海防與江防要塞。位於今上海北部,黃浦江與長江匯流處,東距長江口三十餘公里,北與崇明島、東與長興等島隔水對峙,扼長江主航道翼側,為上海、南京的通海門戶。

明洪武十九年設吳淞江守禦千戶所。嘉靖年間設總兵。清順治初改吳淞營,置戰船駐守。此後; 在河口兩岸先後築有東、西炮臺,南石塘南、北炮臺和獅子林炮臺,置各種口徑火炮 30餘門。

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後稱吳淞要塞。

吳淞要塞戰略地位重要,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 一列丘陵小山沿著中心線橫貫要塞,有如高高隆起的脊樑。

長谷川清將軍指揮下的海軍陸戰隊就是在這個扇柄處的崇明島登陸的。

攻佔崇明島,就意味著進攻吳淞要塞的外圍戰正式打響了。

崇明島是個面積很大;密林環抱的迷人島,中國守軍的防禦也比較弱。

上海戰事揭開後沒幾天,日本的海軍陸戰隊就在崇明島上推進了近兩公里。先頭的突擊部隊一出登陸艇,就快速涉水上灘,一下子進到密林邊上構築工事。後續部隊紛紛越過他們的陣地,順著原有的小徑陸續進入叢雜的林莽。頭兩天簡直沒有碰到什麼抵抗,因為日海軍的炮擊一開始,中國人的主力就撤離了沿海。所以登陸之初進展順利,就是小有阻滯,也無非是遇上了小股中國伏兵,或有少許敵軍憑藉溝深路窄,倉促構築了陣地想頂一下。

長谷川清的部隊小心翼翼,步步推進,走上兩三百米就要停一停,每個聯隊總要派出好多路偵察兵先在前路偵察,而後隊伍才敢上去。

總之,一連幾天前方根本沒有什麼戰線可言。勇敢的皇軍士兵不斷向叢林深處滲透,時而跟人數更少的敵軍小小接觸了一下,然後又繼續向前發展。匯聚起來,就成了整個部隊向前推進的態勢,然而單獨來看,各部卻都很難說什麼時刻是在朝什麼方向行動。他們就彷彿一群螞蟻在草地上苦苦地啃一堆麵包屑。

陸戰隊員們在第三天上佔領了中國人的一個簡易機場。這所謂機場,其實規模小得可憐,不過是在叢林裡開出了四分之一公里長的一片地作為簡易跑道,另有個小小的飛機庫隱蔽在林木叢中,還有幾座附屬建築則早已為中國軍隊自毀,然而儘管如此,事情還是上了東京朝日新聞和電臺,妖嬈性感的女電臺播音員向全日本報告了這個勝利訊息。

攻佔機場總共只用了兩個小隊的兵力,當士兵包圍了機場外的叢林,殲滅了還留在機場裡的中國守軍一個機槍班,隨即用報話機報告營部。

長谷將軍本來根本摸不清他的部隊都據守在何處,這一來算是第一次有了些頭緒。他在機場外數百碼處總算建起了一道戰線,那天晚上他聽到中國軍隊的炮轟聲,知道這轟擊的就是機場了。

到第二天太陽高高升起在東天時,部隊早已又向前推進了,前方的戰線早已又零零落落,化為一顆顆滾不快的水銀小球了。看來部隊要保持最起碼的戰鬥隊形都很難辦到。明明兩個聯隊在清早出發時相鄰兩翼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可是到天黑宿營時雙方的距離就會拉開到一公里開外。叢林的阻力遠比中國人的抵抗厲害,部隊總想盡可能避開叢林,有小河時寧可貼著河邊走,天然的原始森林相對說來還不是那麼蕪雜,皇軍士兵們情願到樹林裡去闖出一條路來,有時碰上林間有長著白茅草的空地,那就更樂意走了。

第四章 燎火的大地(14)

不過中國人也有對付的辦法,他們經常出其不意地向空地上開幾炮,所以到後來陸戰隊見了空地也就敬而遠之了。他們只好儘量找比較稀疏的叢林走,安危如何,也只能走著瞧了。

這種環境,是什麼樣的部隊也呆不住的。所以士兵們見了莽莽老林就從邊上繞過,只有矮些的次生林、小片的樹林,才能穿過去。不過即便在這種小林子裡,能見的距離也頂多不過五十米,因此初期的作戰行動實在談不上什麼指揮,憑的就是小股陸戰隊員各自的摸索。

長谷川清有兩千人馬齊頭並進,可是各部之間卻簡直沒有什麼聯絡可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