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如果忽略每日在城中穿過的紀律嚴明的軍隊,邊城平靜如無風之湖泊。
仁壽堂的掌櫃這幾天天天跑衙門。城裡人都知道,仁壽堂有一大批藥材被劫匪搶了,就在邊城五百里外的祁連山山口。
城裡的人這幾天過得戰戰兢兢。祁連山馬匪的傳言滿城紛飛,比較靠譜點的有三個,其一是前朝遺軍;其二是反王餘孽;最後則是猜測,北戎王樓衍的私軍。
不管是哪一條,在邊城做著生意的富戶都對劫匪怕得很。仲君禹帶著西北第二軍公然出去剿匪,滿城無人反對。
竇暮欣最近很憂鬱,已經砸了五套茶具。
見竇暮欣又舉起一個杯子,雙環連忙攔住,“娘子,這個月新送來的茶具就剩這一套了!”
也就是說,砸了話,下次款待小姐妹們只能用以前用過的茶具。竇暮欣手下放輕,“都這樣了,君禹哥哥還不願意把那女人趕出邊城。雙環,你說要是我去告訴君禹哥哥,他不娶我,我也幫他。君禹哥哥是不是就願意和我說話了?”
雙環低著頭,“夫人應該會知道。”
竇暮欣不高興地嘟著嘴,“這幾天也不知道孃親忙著什麼,我都好幾天沒見著了。”
從仁壽堂掌櫃報案,說自己的大批藥材被劫,林氏就隱隱約約覺得不妙。等仲君禹光明正大的將軍隊拉出來,林氏心叫“糟糕”,還是派了人去處理了那批藥材。
只是如今已經三天,那邊也沒有個回信。
仲君禹還在邊城指揮著第二軍在祁連山各處掃蕩。秦初卻已經帶著人,跟著目標在周圍的莊子到處躥走。頂著風雪,跟著人繞了三個日夜,目標終於停了下來。
“軍師,我怎麼覺得這個地方很眼熟?”古十九看著眼前熟悉的建築,問道。
“當然眼熟!這地方離城裡就五十里,早年因為小範圍的瘟疫廢棄。”秦初沒好氣道,“十九,以後要多看點書,這些問題,希望下次不需要我來提醒。”
“是,軍師。十九回去後一定多讀基本典籍。”古十九無奈,先答應再說,回去後看不看書還不是自己說了算。自己最不喜看書了。能識字,還是因為仲君禹要求自己的親衛每一個都要識字。
古十九那點子小心思,秦初一眼就明白了。此刻最重要的還是那批被劫走的藥材。
跟著青衣人曲曲折折地走進小鎮。小鎮子的深處並不像外面看到的那麼破敗。秦初甚至在好幾個地方看到剛剛修葺過的痕跡。越往裡走,守衛越森嚴。稀稀拉拉地還有幾隊巡邏的。
見青衣人前來,巡邏隊紛紛迎上去叫了聲“四當家好!”,就繼續巡邏。像軍隊般循規蹈矩。古十六和古十九對視一眼,都明白了這次任務的重要,不出意外,有人在將軍眼皮子地下豢養私軍。
小心翼翼地避開人群,秦初三人跟著青衣人走到一處守衛明顯增多的破宅子。秦初現在可不敢小覷這些破舊的地方。
看著青衣人進屋,經驗豐富的三人各尋了容易偷聽的角落。
“四當家,五月不見,別來無恙啊!”
“高總管,上次來的草可要藏好了,被找出來,夫人可管不了你。”青衣人高傲道。
“請四當家放心,要比我這裡安全,除非到祁連山上挖坑埋了。”聲音透著爽朗,很容易引起人的好感。
青衣人顯然跟這叫高總管的關係不錯,也很信任這個高總管,“這幾天風聲緊,我再調兩百人過來幫你守著,如何?”
“這個不需要。這邊荒涼,人少才好遮掩。”
“也是,反正東西藏在陳年的地窖裡,只要沒被人發現這裡有人,誰會懷疑到這兒。”
“那是!”高總管自豪,“就這點事夫人還要你專門來一趟,也太小心了。”
“除了我,誰來能躲過城裡的那些探子?就這樣我還繞圈繞了三天,今晚你可得給我準備一頓好的。”
再聽著,就是漸遠的腳步聲。秦初比劃了一個收勢,三人各挑了一個方向細探。
不過一晝夜,一份詳盡的密報出現在仲君禹手上。仲君禹大略翻看過,就遞給嘉峪關守將沈維。
沈維行軍多年,雖有敗績,經驗確實差不了多少,細細一看,“這是,有人養私兵?”
仲君禹點頭。
“敢搶東西搶到你頭上,還真是膽大妄為。這事要上報朝廷?”沈維暗自盤算,這件事可以拉下哪些人,自己的人可以往哪些位置上安置。
“這是自然。”仲君禹肯定道,“只是還須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