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懲處失職將領,黃傑因此遭到撤職處分。
第二十五章、戰略泥沼的武漢會戰
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日軍終於攻佔了中國的地緣與戰略的心臟武漢三鎮。此時日本的全國上下,對於日軍能夠攻克武漢,可以說是再次陷入舉國同歡的境界,日本人民連續幾天幾夜地狂歡,來祝賀皇軍無敵與中國落敗,因為他們誤以為,日軍在攻克武漢之後,中國即將向大和民族完全的屈服。但是日本人錯了,中國沒有因為武漢的陷落,而向日本屈膝,反而是日本陷入了中國戰略空間的泥沼之中,從此日軍必須要維持從東京到武漢兩千多公里的補給線,而消耗掉日本有限的國防與經濟資源。中國從此在戰略上取得了主動與優勢的地位,雖然她的工業地帶與對外聯絡通道都遭到切斷或摧毀,使得中國即將面對更為艱苦的生活,但是中國軍民卻決心以無比堅忍的力量,熔成鋼鐵的意志,來繼續面對這場歷史的大決戰。中國人是決不屈服的。
日軍在攻佔徐州之後,已經面臨一個嚴酷的事實,就是中國的戰略空間太大,中國抗日作戰的意志極強,中國雖遭到嚴重的戰場挫敗,但是蔣介石就是不肯屈服,因此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指導原則,根本就失去了作用。在這種情形之下,日本在國策上面臨了非常重大的選擇:一則以極大的決心,與中國進行談和,以撤出在中國的日軍,減少戰爭實力的消耗;要不然麼就要全面地動員,繼續深入中國的內地,以攻佔中國更多的領土、截斷中國對外的交通補給線,以及摧毀中國所有的抵抗意志與作戰力量。
25。1 日軍和戰舉棋不定
但是在此關乎國家民族安危興衰的選擇時刻,日本卻犯下了致命的重大決策錯誤,其政府既沒有謀取“和平解決”中國問題的決心,又不能採取孤注一擲、全面擊潰中國的作戰動員。日本政府在攻佔南京之後,對於如何解決中國事變的問題,在軍部與政府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摩擦,最後日本國內,幾乎要鬧出兵變與政潮衝突。日軍於臺兒莊作戰受挫,更是擦槍走火地引爆了徐州會戰,日政府根本無法控制軍方的擴大作戰行動。前線日軍主動擴大作戰的行動,不但沒有打垮蔣介石政府,反而推倒了日本近衛文磨的內閣。最後在元老重臣與軍方將帥出面斡旋之下,日本政府在一九三八年五月中旬進行改組,由宇垣一成出任外相、板垣徵四郎出任陸相。由於宇垣對於壓抑軍部擴張,有著極強手腕的記錄(大正日皇時代,日本的裁軍政策,就是出自宇垣),同時他與國民政府的首長,包括蔣介石、張群等人在內,都有彼此相識之交情,所以日本希望能夠藉著宇垣入閣,而以談判方式解決中國事變。
宇垣認為,中國不可能會在武力的攻擊下,向日本屈服,因此中日兩國不妨以和談來代替作戰,才能解決日本面臨的戰爭泥沼危機。宇垣是得到近衛首相內閣支援其和談以解決戰爭的想法後,才答應出任外相的職務。因此他就職之後,立刻透過外交的管道1,與國民政府的高階官員張群接觸,準備積極推動與中國的和談。但是出任陸相的板垣,擁有中國戰場作戰的實際經驗,又是發動九一八事變的少壯派首謀。雖然他個人曾經支援石原莞爾的見解,不要在盧溝橋事變之後,與中國爆發全面的戰爭,但是此時他卻充滿著在中國作戰不利的挫折感,同時反映著前線軍方將校求勝與報仇的意志。板垣剛由前線(作戰不(1事實上,到此時中日之間不但沒有正式的宣戰,也沒有正式的斷絕邦交,中國駐日本大使也還在東京任所工作,直到一九三八年八月之後,中國駐日大使才回國。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中國才對日本絕交宣戰。)利)的師團長,高升陸相的職務,可以說是相當的位高勢孤,所以他必須要討好軍方,以爭取軍部與前線高階將校的支援,因此必須讓日軍在中國戰場,能夠有更多作戰建功的機會,就成為他的政策基調。板垣出任陸相之後,立刻就與軍方的主戰派,結成一股新的擴大中國戰爭的軍方力量,而將參謀本部中,傳統是側重防蘇,並不希望日軍深入中國作戰的勢力就被壓制了下去。因此,宇垣提倡以和談方式化解中日戰爭危機的構想,很快就遭到日本軍方主戰派多數人的反對。這些主戰的日本軍官們,在侵略中國的作戰中,可以說是已經騎虎難下,也殺紅了眼,因為他們一直相信,也一直的教導日本人民,中國沒有真正抵抗的能力與意志,“皇軍無敵”更是他們要繼續維持下去的神話。雖然,目前在中國戰場所有的事實,已經在否定他們的看法,但是他們當中沒有人敢面對現實。更令人感到困惑的是,這些日軍的主戰派,竟然也沒有完全孤注一擲的勇氣,不敢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