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可以對內統一國家,當然就更沒有力量對外可以抵禦外侮。造成中國軍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內部的分裂、內戰不休、國民缺乏國家的認同,使得中國沒有辦法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政治、社會、經濟、工業體制,來支援一支可以捍衛領土與主權的軍隊,以對抗日本這種現代化國際級強權的侵略。這不是當時任何一個軍隊或是政治的領導人,單憑其個人的決斷與能力,就可以改變的情況。
當時中國四分五裂的部隊,包括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以及晉軍,在長城進行對日作戰,是第一次各路軍系的聯合軍事行動。而這些參戰的中國部隊,無論從作戰訓練、編制、裝備、指揮系統,都是各自為政的架構,加上彼此之間仍心存猜忌,更難發揮整體作戰的效果。雖然參戰的中國軍隊,在日軍絕對優勢、現代化火力的猛烈攻勢之下,個別作戰的確是相當的英勇,同時也有很大的犧牲,但是卻難以產生理想的戰果。
因此,長城抗日作戰失敗之後,中國的各個階層,開始對於中日的歷史決戰,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中國必須要設法儘量的爭取時間,結束內部的分裂與消耗,以推動國家全面現代化的建設,這樣才能建立一支能夠保家衛國的軍隊,否則中國遲早會被日本所鯨吞與蠶食而滅亡的。
11。2 中國全方位落後是作戰失敗的原因
若從戰爭的現場與過程而言,日軍表現的戰鬥能力是相當的傑出,關東司令官武藤信義大將與參謀長小磯國昭中將,應該是居首功,因為他們指揮日軍的熱河攻擊作戰中,表現出決斷的膽識與充分謀略。關東軍只運用有限的兵力(兩個師團加兩旅團),卻能充分地發揮靈活與集中的戰術運用,再配合使用策反中國軍閥部隊投靠的政略,以及首次使用飛機與強大炮火的第
協同作戰,使得日軍能夠在十天之內,就閃電般的順利攻佔了熱河全境。雖然日軍在繼續攻擊長城防線的作戰中,遭受到華軍猛烈的抵抗,但是日軍仍然充分地掌握戰場的主動,並給與中國軍隊相當嚴重的打擊。
而中國方面,張學良之所以無法在事先調動各軍迎戰,是由於當時他已失東北根據地與大量的軍政資源,國民政府裡的汪派又只給壓力,卻沒有實質的助力;他所統領的華北各軍,原本有著彼此對立的心結問題,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化解,因此對造成各部隊對張學良的指揮,處處制肘與防範,也就影響到張學良的戰略企圖心不足。張學良身體的狀況也因為毒癮的傷害,更無法應付作戰沉重的壓力。
然而就全盤大局的失利而言,又很難完全怪罪給張學良的失策。因為這是中國自從清朝與外國軍隊作戰以來,第一次的各地方部隊協同作戰'1',僅僅在兩年多前,這些部隊還是彼此相互廝殺的“敵人”。當時面臨日軍攻勢的張學良,既無足夠的威望與能力應敵(那時他只有三十二歲,只是一個地方軍閥的繼承人),更缺必須的後勤支援能力,因此他還能夠壓住華北各軍應戰,就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了;等到戰局大幅的逆轉之後,張學良竟然能夠因為一句話,就自動地卸下兵權,東北軍也沒有因此出現譁變或是拒戰的情況,更是自從清朝末年以來,擁兵自重者近乎不可能的表現。
不過熱河與長城之戰事前的中國輿情反應,可以說是對於中國國力與軍力的情形瞭解過少,因此對於張學良以及東北軍的表現給與過於嚴苛的批評,輿論把東北軍罵成“不抵抗部隊”,“一戰就敗”,而把西北軍的喜峰口之戰,捧為國之干城。熱河抗日作戰的失敗,對於浮誇的輿論與不切實際的人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北平的“學者專家們”,這才開始深切的瞭解到,中、日國力的差異,有著整個民族全方位的歷史問題。日本不是由一天而強盛,中國不是因一人而落敗。
其實這是當時中國人的民族心理問題,不敢真正面對失敗的原因,一定要找一個替罪羔羊(東北軍)洩憤,以減少每一個國民其實都應負起的歷史責任;而同時對西北軍的喜峰口逆襲戰果,作出過度的宣揚2,以證明是東北軍太差,而非中國軍力的不行。事實上,當時東北軍一樣地在明知無法戰勝的狀況下,對日軍攻勢進行浴血作戰,只是因為張學良下野,政府與輿論又要找東北軍當成替罪羔羊,因此缺少公正的報道,而其實西北軍一樣有其脆弱的一面'3'。
事實上,當時蔣介石無法親自率軍北上指揮壓陣的原因,是因為國民政府在江西剛發動第四次圍剿紅軍的軍事行動。同時汪精衛在熱河作戰之前,曾經親訪廣州,當時廣州政府領導人鄒魯就明白表示,假如蔣介石調兵北防熱河,廣州方面不但不會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