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緊張阿妹你的婚事,才會連草帖拿反了都沒覺察到!阿妹你放心,興許那媒婆她也不識字、壓根就不曉得阿母把求婚啟拿反了!”
說話間林氏已開了劉氏床頭的百寶箱、取出一封大紅灑金的草帖,示意魚兒稍安勿躁後才出了屋把草帖遞給那媒婆。把媒婆得了草帖後當下便識趣的起身告辭,出了楊家門便直奔趙家。
而趙家得了楊家送來的草帖後,接下來便按照規矩進行合婚,順利合完婚又請了位算命先生合八字,這些規矩趙家都一一照辦了,才請媒婆把小栓子的庚帖送去楊家。而楊家接到庚帖後,還要再合一次婚才行。
兩家順利的交換過草帖後,接下來的步驟就開始遞送細帖、也就是定貼了。這媒婆十分盡職,一把楊家的合婚結果帶到趙家,就仔細的把細帖上需要寫明的事項一一對林氏明說……
而在北宋,議親時的細帖也十分講究、一點都不能馬虎,光是男方這邊就要在細帖上寫明祖、父及本人的姓名、職務,以及他本人的出生年、月、日,兄弟排行第幾,父母健在否;如無父無母則要寫明誰是主婚人,他本人有哪些田地、財產以及送什麼聘禮給女方,這些都要一一在細帖上寫清楚,且不可作假。
林氏聽了媒婆的話後絲毫不敢馬虎,馬上按照趙家的實際情況,把小栓子的情況一一仔細填寫了,寫完才將細帖交與媒婆,一邊塞了把銅板兒給她、一邊笑著說道:“麻煩你再替我跑一趟把這細帖送去楊家!這幾個錢你且拿著吃茶去,回頭事情辦妥當了我自會再重謝!”
那媒婆喜滋滋的接過林氏給的錢,先把那幾個銅板兒塞到袖子裡、再伸手接過細帖,接過後照樣是往懷裡一揣,隨後便出了趙家門往楊家所在走去。
那媒婆到了楊家也不客氣,徑直揀了張板凳坐下,隨後便把懷裡那封五男二女花箋子掏了出來,笑眯眯的交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