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聽了掌櫃的話後沒有立刻給他答案,而是暗暗的思忖了一番———這北宋本就有豆腐乳,只是還沒傳到閩南一帶而已。但這豆腐乳還沒傳到閩南一帶,只能讓大部分老百姓沒口福吃上這種口味獨特的小菜,但那些經常往來不同地方的人、還是有機會在別的地方品嚐到豆腐乳的。
魚兒早就清楚這一點,因此也知道這豆腐乳她只是佔了先機才能小賺一筆,待豆腐乳賣得久一些便會引起他人的覬覦,那些曾經在別的地方嘗過豆腐乳的人、發現豆腐乳在閩南一帶如此熱銷後,便會想方設法的從別的地方學來做法……
而只要有人跟著賣起豆腐乳這種小菜,那魚兒醃製的豆腐乳便不再稀罕了,到那時候不但價錢會有所下降、每日賣出的數量也會大大減少,掌櫃的酒樓眼下的熱賣很快也會成為昨日黃花。
既然魚兒已經能夠預料到賣豆腐乳的前景不樂觀,那她自是不會大規模的種黃豆、醃製豆腐乳了。否則到時候不但先前賺的這些錢要全虧了,還可能欠下一筆外債,因此魚兒早就打定主意見好就收。
不過魚兒見了掌櫃的酒樓生意的火爆程度後,估摸著從眼下這“稀罕時期”、慢慢的發展到“普及時期”還需要一段時間,可以不必這麼快就見好就收……於是魚兒仔細斟酌後,決心趁著兩個時期的過渡期間再迅速的賺上一筆!
打定主意後,魚兒便開口同掌櫃的說道:“掌櫃的若是想讓我再醃製豆腐乳也行,但我們得先說好了醃製多少數量、再立下契書,立好了契書我才會動手醃製,否則我花個十天半個月醃製好了、掌櫃的卻突然說不要了,那我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一番功夫和心思?”
眼下這豆腐乳在酒樓賣得很好、掌櫃的自是不擔心積貨問題,於是當下便答應道:“行,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細談,談好了馬上立契書、按紅手印。”
“既然掌櫃的這般爽快,那我們還等什麼?”
於是魚兒最終和掌櫃的一一將細節談妥、答應再醃製一批豆腐乳送到酒樓來。而掌櫃的則根據魚兒的要求先付了一部分的訂金,隨後雙方商討的大小事宜更是白紙黑字的寫在了紙上,最後魚兒和掌櫃的都按上了紅手印、並各自留了一份契書。
魚兒收好契書和訂金後拉著楊三郎就往家裡趕,一上船把訂金給了劉氏後、馬上同她商量道:“阿母,既然種大豆比種別的物事賺錢,那我們家那幾畝田就暫且先別種稻子了,待白菘豐收後就接著種大豆吧!”
這楊家的那幾畝田十幾年來都是種最實在的稻子,因此劉氏雖然知道種大豆比較賺錢,但這大豆再怎麼著也沒稻穀實實在在,於是她還是有些猶豫的說了句:“阿妹,那依你的意思今後我們家那幾畝田裡就只種大豆、不種稻子了?”
魚兒搖頭答道:“不,咱就只拿種一季水稻的時間來種大豆,待第二季播種種水稻的日子一到,咱依舊種水稻。”
魚兒這話正好合了劉氏的心意———這劉氏其實是既想種大豆賺錢、又不想放棄能變成大米的稻子,因此眼下一聽魚兒說每樣物事各種一季,當下就點頭應下了。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劉氏和楊七娘便忙著在田裡收白菘、種大豆,而魚兒教會她們後就忙自個兒的事去了,待兩個多月後大豆豐收了、魚兒才接著在旁邊指導劉氏和楊七娘醃製豆腐乳。
魚兒先前就已教過劉氏和楊七娘一些了,加上醃製豆腐乳其實算不上什麼技術活,因此劉氏和楊七娘真正操作起來時一點都不覺得難,很快劉氏她們就把豆腐乳都醃好封罐搬到陰涼的地方放著了,就等著七、八日後開罐驗收了。
這豆腐乳還沒開罐,楊家眾人就又迎來了多日不見的方氏,只是除了楊大柱外,魚兒幾人都沒人給故意避開麻煩的方氏好臉色看,就連“從犯”楊二柱也沒什麼人搭理他……
為什麼魚兒幾人不願意搭理楊二柱一家呢?
原來這楊七娘出了事,方氏生怕大房一家來找他們二房要私房錢救急,於是故意拿遠房親戚病危的話哄了楊老太爺一回,哄得楊老太爺被他們騙去隔了好幾座山的村子裡、探望一位“重病的親戚”。
那位“重病的親戚”家離小岞村還挺遠的,因此二房一家帶著楊老爺子一去一回、足足花了個把月的功夫,直到楊七娘都接回家好幾日了、二房一家才姍姍歸來。
這方氏一見楊七娘平安歸家先是一怔、隨即假惺惺的前來慰問,楊七娘生性老實憨厚,因此方氏問什麼她便老老實實的答什麼。於是方氏很快就旁敲側擊的打聽到,大房一家不但籌到了二十兩銀子、眼下還沒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