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更空泛的概念,就是體制。體制內外有別,涉及到的價值觀層面也會不同。如果你想掙錢,大大方方地走進市場;留在體制內,如果你有特別的精神追求。毫無疑問,戶口、編制這類的東西所代表的意義正在日漸式微,新時代青年不要為此折磨自己。
在擇業上要知道什麼對自己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發揮自身才幹,其次才是名牌單位、熱門行業、大城市、戶口等等。才幹之外的東西,有好處,也有害處。我們應該以“是否有利於自身才乾的發揮”作為終極性的衡量標準。
關於“轉行”的知識掃盲(1)
關於“轉行”的知識掃盲
我認為要完成一次嚴謹的行業調查,需要三個步驟:
第一,透過公開資訊調查一個行業。
第二,透過半公開資訊調查一個行業。
第三,透過親身體驗調查一個行業。
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在校生並不喜歡所學的專業,大部分人在就業或升學方面有“轉行”打算。根據我的諮詢實踐,如果可以把所有來詢者千差萬別的困惑歸結為一點,那麼對這一點最接近正確的歸納就是轉行困惑。
追溯到高考志願填報,回想一下家長和老師是如何“合謀”為學生選擇專業的。大部分人在選擇專業時,幾乎都是透過“名詞聯想法”來判斷專業的。比如法律是熱門的,哲學是深奧的,圖書館學是冷僻的。他們選擇得太過倉促,知道的實在太少。而在中國絕大多數高校裡,一選即定終生。若想換專業,等考研的時候吧!
一代大學生入錯行的痛苦(他們在抱怨、在迷失、在無謂地進行身心消耗),將會降低整個民族的人才競爭力。這樣的人才即使未來適應了“社會現實”,也很難具有創造力。
“轉行”的學問是職業諮詢的核心內容。我常常聽到一些學生如同夢囈一般地談起他們的“理想”。實際上,他們夢想另一個專業,只是以此來發洩自己對所學專業的痛恨;他們嚮往另一個專業,並不是因為更瞭解它,而是因為更不瞭解它!
空談無益,我將根據長期職業諮詢領域觀察者和“赤腳醫生”的經驗,為困惑的年輕人進行基於常識的“轉行”知識掃盲。
一種實用化的“求職預覽”工具
這一點說起來特別簡單,可我相信大部分學生並未有意識地實踐過。
一天,一個計算機系的學生坐在中關村的一家星巴克裡問我:“你說我畢業之後該做什麼工作呢?做軟體、硬體還是網際網路?”
我怎麼知道?誰是學計算機的?
其實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知道。我們一起去上一些招聘網站(51job,chinahr,zhaopin),開啟職位搜尋引擎搜尋計算機領域基本的工作職位類別。隨便開啟幾個看看,看職位描述和招聘要求,你就知道自己距離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士還差多少。不懂Java就去學一下,不懂電腦組裝就去海龍大廈泡一泡。為什麼非要坐在那裡冥思苦想呢?
我們對同一個職位,可以找到50條相關招聘資訊,刪掉個別企業的無理要求,提煉出這50條資訊中的共同條件,所得的就是這個職位的行業進入標準。分析這個職位的招聘標準,有些是硬性要求,如本科以上學歷,英語透過四級;有些是軟性要求,如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我先強調軟性要求的意義。比如做市場營銷需要極強的人際溝通和表達能力。假如你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課業成績很好,但是過於內向,不怎麼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你看到這裡基本可以考慮去改行了。因為本性難移,對於一個市場人員,溝通能力是比營銷知識更加重要的東西(看看寶潔公司每年招聘大量莫名其妙專業的市場人員就可以知道)。知識可以去學,但是性格不能勉為其難地去改變。招聘條件中諸如團隊協作能力、創造性、對數字敏感等要求並非虛指,它們可能更重要。即使你可以矇蔽一兩家公司,但是欺騙不了自己,工作中的痛苦會帶給你懲罰。。 最好的txt下載網
關於“轉行”的知識掃盲(2)
當你知道了自身符合哪些軟性要求的時候,也不要盲目樂觀。要加強這種良好的傾向,使之具體化。如果他們要求你有領導力,你為什麼不做一些體現領導力的事情?你領導過什麼團隊,組織過什麼活動?
再分析一下硬性條件。硬性條件可以分為兩部分:核心條件和外圍條件。核心條件一般指你必須要有的過硬技能,如果你要應聘做新東方的《新概念》授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