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以後,當你的同學回想起從前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後悔忽略或嘲笑過你。當年性格怪癖的博物館愛好者,儼然成為了響噹噹的名流大亨。
“即使你什麼也不是,你一輩子做了自己鍾愛的事情,就已經比許多的人幸運了。”
。。
一個外企HR經理的另類選擇(1)
一個外企HR經理的另類選擇
我們曾經見過無數不喜歡自身專業的青年人,那麼問問你自己喜歡什麼,你為此又做了什麼。
她是某美資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年齡三十出頭,尚未建立自己的家庭,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身處外企,這樣的年齡其實是職業生涯非常微妙的時期,由於沒有留學背景,也未接受過MBA教育,她感到職業發展遇到瓶頸。
早些年她也準備過託福和GMAT考試,後來由於GMAT備考的艱難而放棄。去年,曾有一週左右的時間她被派往公司的美國總部參加培訓。這次短暫的美國之旅,再次勾起了她早年嚮往留學生活的塵封回憶。考慮到商學院的激烈競爭,以及這些年來對商業工作的倦怠,她萌生了一個新的留學計劃,打算考過託福、GRE,選擇美國大學的心理學、社會學或人類學等攻讀。
她同時還有兩個選項:一是透過加拿大移民去讀書,這樣可以節省一大筆費用。但是由於單身等問題,她在移民資格的計分上,需要把雅思考到比較高的成績,至少需要有兩個7分,而她目前的成績還不到6分。二是選擇跳槽,她希望能在另一個城市找到工作機會,這樣就有一個充分的理由離開父母生活一段時間。這樣的年齡,處處受到父母的掣肘實在尷尬。她甚至不惜降低對新工作的要求,去應聘一家北京公司在外地分部的HR主管。
我對她說,選擇之所以有好壞之分,在於你在這些選擇之上要建立一種屬於自己的標準。在教育與職業方向的選擇上,這個標準通常是長遠的職業目標。你最終要做什麼,決定了你該怎麼走。
她說在所有的選擇上之所以混亂,就是理不清自己的思緒,沒有自己的價值標準。我們就從這個方向上開始切入對話。
透過與她的交談,我瞭解到她的興趣點仍在於與人打交道,這符合她目前職位的性質特徵。但是在與人打交道的兩種方式上,她比較難以接受壓力下的人際關係和負面的人際關係,而更傾向於在良性的人際關係下開展工作,以能夠直接助人為自身最高的成就。這是霍蘭德職業興趣模型中典型的社會型特徵。這樣的人常常會有一種衝動,辭掉目前賴以謀生的工作,去做純粹的公益型事業。這一特徵在她的身上表現得極為明顯。她談到讀書之後的願望,即希望在一家全球性的NGO(非政府組織)裡工作,這正是她為什麼想放棄讀MBA,而更願意選擇去讀經濟回報要差很多的社會學、心理學等專業的理由。
我說,目前你更希望知道直接的結果,但我不是告訴你答案的人。套用一句哲學界的廢話,哲學不應該對那些根本不確定性的問題給出答案,哲學的使命在於澄清問題本身。我可以協助你做進一步澄清問題的工作,當問題界定得足夠清晰時,答案自然孕育在其中,你就很容易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做出決定,而做決定是你個人的責任。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個外企HR經理的另類選擇(2)
另一方面,我們要界定清楚一個問題。再套用一句濫俗的名言:以往的哲學只是解釋世界,而根本的問題在於改造世界。我們不能只是靜態地解釋和說理,問題的關鍵在於採取行動,並在行動中認清自我和外部環境。我可以給你的不是現成的理論結果,而是透過行動自我探索的方法和建議。
比如,你未來想去做NGO,你現在是否已經加入了這樣的組織做義工?許多人決定獻身一項事業很可能不是因為了解它,而是因為不瞭解它。理想化地去虛構那份工作的美好,作為對抗目前令人厭煩的專業或職業的精神支柱。這種傾向應該警惕。沒有較深的實際接觸,就很難說你是否熱愛那份工作。
她回答說已經參與了一個組織,不過剛剛一個月左右。這個組織的有些活動,由於路遠或時間不合適,她放棄過幾次。還有另一個組織,她剛開始接觸。
我說,這正是你需要花精力去做的事情。我們所遇到的大部分人,他們之所以在選擇上非常困惑,是因為他們對自我和需要選擇物件的認識處於模糊狀態。這些人之所以無法決策,常常是因為佔有資訊不足,探索不夠深入。如果你心不在焉地幹著工作,心不在焉地參與義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