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4 / 4)

小說:大國醫2 作者:溫暖寒冬

之真氣聚而不散,可使火力徐之緩進,發揮溫通經脈、驅散寒邪、扶陽益氣、行氣活血、強壯機能的溫補作用。

艾炷灸瀉法:點燃艾炷後,速吹旺其火,火力較猛,快燃快滅,當患者感覺區域性燒灼發燙時,即迅速更換艾炷再灸。灸治時間較短,壯數較少,艾炷小,施灸完畢後不按其穴,則謂開其穴而邪氣可散,可使火毒邪熱由肌表而散,從而達到以熱引熱的目的。

3。艾灸療法注意事項

(1)在過飢、過飽、醉酒、勞累、情緒不好、陰虛內熱等情況下,患者要慎用艾灸。

(2)心臟、大血管及黏膜附近少灸或不灸,身體發炎部位禁灸,孕婦的腹部及腰骶部也不宜灸。

(3)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還要補充一杯60℃左右

的熱水,稍稍有點燙嘴。

(4)在艾灸過程中,不要喝冷水、吃涼飯,否則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5)施灸的程式:如果上下前後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後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依次進行。

(6)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

(7)施灸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異常症狀,如發熱、口渴、紅疹、面板瘙癢等,一般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

健康錦囊

除了艾灸療法之外,梅花針、按摩、刮痧、拔罐等也是家庭常用的經穴刺激方法,下面我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1。梅花針療法

梅花針又稱面板針,如小錘狀,針柄一般長15~19厘米,一端附有蓮蓬狀的針盤,針盤下面散嵌著不鏽鋼短針。梅花針的針尖不是十分銳利,它並不是透過刺透面板起作用的,而是透過鈍性針頭叩擊面板,以達到調節經絡氣血執行的目的。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