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
【用法】水煎服。
3。痰哮
痰哮以痰濁壅盛為主要病機,症狀表現為:呼吸急促,喉中喘息痰鳴有聲,不能平臥,咳嗽,痰多黏稠,呈灰黑色,心慌,胸悶,氣塞,夜間較重,苔薄白膩,舌質較紅。周老臨證以滌痰利肺、降氣平喘為治則。處方如下:
【組成】蜜炙麻黃6克,射干6克,法半夏10克,炒蘇子10克,炒白芥子6克,葶藶子10克,炙紫菀10克,炙款冬花10克,炙殭蠶10克,炙白前10克,茯苓10克。
【用法】水煎服。
小偏方
巴豆丸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寒熱虛實無定性,診治哮喘須對症(2)
【組成】巴豆霜、薑汁適量。
【用法】將上藥拌調為丸如棗核大,用皮紙或藥棉裹塞鼻內,片刻後鼻內有熱灼感,哮喘就會逐漸平復,之後便可將藥取去。
4。虛哮
虛哮多發於晚間,症見胸悶氣塞,氣逆作喘,喉中哮鳴,吸氣尤難,伴有煩熱多汗,口乾,痰稠色黃味鹹,苔淡黃膩中灰,舌質黯紅。周老認為,本症由腎元下虛,痰熱蘊肺,肺氣上逆,升降失司所致。治宜補腎納氣,清肺化痰。處方如下:
【組成】南、北沙參各10克,當歸10克,生地12克,知母10克,天花粉10克,炙桑白皮10克,竹瀝半夏10克,炒蘇子10克,炙殭蠶10克,訶子肉3克,沉香(後下)3克,坎臍2條。
【用法】將海蜇(漂)50克,荸薺7只同煮,取湯煎藥。
張景嶽所謂“平時治本”之論仍然可取,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培補正氣,的確可以減輕、減少直至控制哮喘的發作。值得注意的是,扶正培本應以補腎為要,因為腎乃先天之本,五臟之根,精氣充足則根本得固。如中藥紫河車含有多種激素,可以大補精氣血,能提高免疫機能,抗過敏,長期服用,確可使部分病例發作減輕或不發。
養生無極限
哮喘患者還可以採取一些非藥物療法,如用手指揉壓雙側的合谷、內關、風池、天突、膻中等穴,還可以用力做吞嚥動作數次,對部分患者會有所裨益。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情緒樂觀穩定
每當急性哮喘發病時,首要問題是情緒必須樂觀穩定,千萬不要緊張,因為緊張會使全身肌肉處於緊張狀態,氧的消耗量增加,容易加重缺氧。
2。養成隨時喝水的習慣
哮喘發作時出汗較多,體內水需求也多,而缺水會使氣道內分泌物變得黏稠,難以順利噴出,呼吸道受阻,加重了缺氧並使排痰困難。
3。學會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就是呼吸時全身放鬆,用口呼氣,用鼻吸氣,呼氣時癟肚子,吸氣時鼓肚子。呼吸要均勻、慢而細長,氣沉丹田,儘可能深呼吸。透過腹式呼吸,可調動中下肺部肺泡,改善肺部的換氣功能與血液迴圈。
4。堅持散步及慢跑鍛鍊
透過散步及慢跑的鍛鍊,可以改善和增強肺部呼吸功能,使肺泡有足夠的活動,有效地增強肺組織彈性,提高肺泡張開率,從而增加肺活量。同時,鍛鍊時全身都處於放鬆狀態,小支氣管痙攣亦隨之緩解,哮喘症狀亦得到改善。
5。注意飲食
哮喘患者的飲食宜清淡,少刺激,不宜過飽、過鹹、過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過敏性體質者宜少食異性蛋白類食物,一旦發現某種食物確實可誘發哮喘,應避免進食。另外,經常食用菌類能調節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減少哮喘的發作。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慢性乙肝,試試顏老的“犀澤湯”
大師手記
由於慢性乙型肝炎病久不愈,故病機多為溼熱浸淫營血,膠結不化,纏綿膩滯。這類患者常表現 為低熱綿綿,面色晦黃 ,鞏膜混濁,神疲乏力,心煩易怒,口苦而黏,齒齦出血……經過多年臨床實踐,自擬犀澤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較滿意療效。
——顏德馨 摘自《當代名醫臨證精華?肝炎肝硬化專輯》
健康攻略
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均可診斷為慢性乙肝。其臨床表現為:低熱綿綿,面色晦黃,鞏膜混濁,神疲乏力,心煩易怒,口苦而黏,齒齦出血,魚際紅斑隱隱,脘腹脹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