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北大邊緣人從這裡走上成功,他們中有瞿秋白、毛澤東、沈從文、馮雪峰、丁玲、周建人、李苦禪、金克木等等一大批有影響的大師級名人,我深信走進燕園就意味著自己進步的開始。是迷漫在校園裡的自由的氣氛嗎?北大的任何一個課堂都對所有人開放著。每個系的課程表基本上可以在系辦公室所在地的公告欄上或有關渠道查詢得到,而講壇上的老師看見陌生的面孔,決不會去詢問你有沒有選這門課,是不是北大的學生。只要每天跑跑三角地,講座的資訊就瞭然於胸。可以聆聽校內外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講,只要你有自信和才華,還可以與名流對話與駁難。沒有辦到圖書館的借書證,用身份證花2元錢就可遨遊北大圖書館的書海中去。在匯聚北大的國內外求知者中,不乏抱負遠大的各界精英,他們在這裡時常切磋,這種文化氛圍非常有益於個人的學術提高。
遊學快樂有點痛(2)
北大的底蘊太深了,我真的說不好吸引我的是什麼。應該說是一種精神的魅力吧。流浪北大10載,我到底尋找到了什麼?一到北大,我彷彿闖進了一座探之不盡、用之不完的知識殿堂和自由樂園。在這裡我與所有的北大人和北大邊緣人一樣,找到了夢寐以求的精神家園。
歲月在流逝,我從一個人隻身闖京城而遊學北大,2001年8月8日與愛妻雨心結婚,翌年又得愛女京慧,同年又將父母接到北京照看孫女,頤養天年,我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