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開店十年 作者:抵制日貨

入,也許有人會嗤之以鼻,是的,是不多,我有位朋友在一家臺企當科長,年薪20萬元,但是,我很滿意自己的收入。開店,是為了錢,但不僅僅是為了錢。

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2000年的年底,位於我對面的新的集貿市場竣工了,那裡的店面也是好市口,這個集菜場和百貨為一體的市場,每天的人流量可想而知。我的手頭有一點餘錢,想在市場入口處租個店面,另開個什麼店,現在這個書店只有15平米,畢竟很小,哪怕是賣黃金,創收也是有限的,我要另外想個出路。透過競標,我租到了一個30平米的店面,年租金是3萬6千元,是當時小鎮上同樣面積的店面中,租金最貴的。

租下店面的時候,我並沒想好經營什麼?有點先斬後奏的意思。這種行為是欠妥的,因為空置店面,房租也要付,你會為了減少房租損失,而倉促上馬,導致經營失策,遭受更多損失,所以,還是慎重為好,先想好做什麼,才去找店面。我在小鎮和市區考察過,看有無值得借鑑的經營專案?但現在的店太多了,很難找到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專案。

當時,蘇州的茶館很多,生意也不錯,但那個投資太大,我還沒這個實力。肯德基、麥當勞的生意很火爆,可幾百萬的加盟費,讓人望而卻步。民以食為天,各類小吃店的生意,也是可以做的,而我沒有這方面的技能,餛飩、包子、水餃,什麼也不會,小吃店比我開書店還辛苦,起早摸黑的,我也吃不消。觀前街上的時裝專賣店,看上去生意也很好,但我對穿著不是很敏感,況且以前也開過服裝店,沒成功,也就決定“好馬不吃回頭草”了。不過,我個人不適合開服裝店,並不說明開時裝店不好,以純、唐獅、安踏、李寧、利郎、海瀾、菲爾等品牌店,都有不錯的業績,小鎮上有家以純專賣店,經營奇佳,年收入有50萬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好了,其實哪行都有前途。

經過考慮,我決定開一家音像店。音像店,小鎮上我不是第一家,在我之前,已有二三家。我發現那時租碟的人,比租書的人還多,也就跟了迴風。而且,影碟的成本比圖書成本低,租金卻比租書高,當時行情,租片一天收1元錢。開店要辦執照,音像店的執照,比書店更難辦,因為音像店只有集體單位可申領,還沒對個人開放。當然,實際經營的還是個人,只不過掛了單位的名義,交一點費用。

小鎮上所有的文化經營專案,都是由文化站主管的,當時,文化站的領導已換了人,我就去找新領導,請他幫忙。站長說:“新執照比較難辦,有一家掛文化站名義的音像店,兩個月前因經營不善打烊了,你可以花點錢,把他們的執照變更一下地址和負責人,你就能開店了。”在站長的介紹下,我見到那位有音像店執照的人,以6000元的代價,把他的執照和部分碟片盤了下來。

音像店是請我弟弟幫我看店的,我在租書店裡,也走不開,還有,進書、進卡、進音像帶,我隨時要出去,人手不夠,弟弟那會嫌木工活較累,也願意來幫我。我請他看店,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希望他多積累一點經驗,適當的時候,他也可以獨立開一個店。有趣的是,弟弟後來的確開了個店,而且比我還會做生意,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在幫我開音像店時,也認識了很多人,建立了一定的人緣,對他以後開店也有很大的幫助。

變更執照的時候,文化局要我購買了1000多元的正版碟,接著,我到蘇州文化市場的二樓,批發了2萬多元的故事片、歌碟和錄音帶。店裡的三面牆,做了三排大貨架,一面插VCD故事片的空盒子,一面是CD片的出樣,一面是MTV歌碟。店中央是很大的一張檯面,放的是各路明星的歌碟。一邊靠牆做有一個很長條的窄櫃,放著一長溜的錄音帶。牆上專門釘了一個架子,放著一排連續劇。

故事片方面,國產的、港臺的、國外的都有,有以前出的,有最新的影碟,甚至一些老影片我也進了,什麼《地道戰》、《洪湖赤衛隊》等,獲得過奧斯卡金獎的經典影片,我全部進了。新出來的影片會比較好租。全部的故事片數量有2千個左右,每天的出租量在150個以上,逢節假日會增加不少,可租掉二三百張。剛出租不久,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新的碟片,租了一個星期後,會有很多劃痕和損傷,播放時畫面會卡住,或是中間有馬賽克而看不清楚,後來我們在碟片正面貼了一層保護膜,才延長了碟片的壽命。

故事片的銷售也很不錯,國內外新出的大片,許多人願意買回去,一些經典影片,比如《坦泰尼克號》,賣掉上百張。連續劇的租和賣,都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