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歌特-羅比出街約會。
在片場信任不信任他?他是天才導演,麗茲當然信任他,只是他這麼說,又確實感覺沒到最好的狀態。
“用心去演。”麗茲看著他,越看越覺得不同。
“是的,你有心的對吧。”葉惟說。麗茲不知突發什麼瘋:“有,但沒斯嘉麗-約翰遜的那麼大。”葉惟若無其事的樣子:“有就行了,像荔枝那麼點也行,哈哈哈!”他失笑地走回去,向眾人喊起來:“大家準備好!”
麗茲瞪著他的背影也走回去,你錯了,我討厭這個你,還是個混蛋。
片場很快又一次響起“fire”,眾人都不知道葉惟和麗茲說了些什麼,卻都能看見前後兩條的分別:前一條麗茲像在表演蘇茜,後一條麗茲就是蘇茜。感情的不同導致了細微的分別,細微的分別導致了整體的不同。
“good-take!”葉惟高興地大聲,“就這樣!”
吉婭的笑容更歡,看到奧爾森在天才的庇佑下像一隻學飛的小鳥,離開巢穴飛向了天空,噢可憐的艾瑪!
不管毛瑞爾、安德森,或是達科塔、茉迪等人,都頗是驚奇。隨著一個個鏡頭的拍攝越發感受到,氣氛有些不同了,他們的導演更加積極,感染力存在每一聲fire之中,讓片場的效率提升了不少。
六月份的費城晚上8點半日落,劇組一連工作7小時後,在8點吃晚餐和休息。因為今天的日景鏡頭都已經拍完,魔法時間被大量浪費。劇組準備等到天黑後接著拍夜景鏡頭,包括蘇茜遇害後與露絲的相遇等。
此時劇組已經移師到了大谷地高中空蕩的停車場,正在大本營進晚餐,葉惟、吉婭和演員少女們領了餐盒後,往安靜的一邊的專用椅子坐下圍成圓圈,邊吃邊談。
“女孩們,現在不是拍那些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鏡頭的時候<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葉惟說。
“拍攝間隙正是談談那些需要花大時間拍攝的鏡頭的時候。”吉婭接話說。
兩人說罷相視地大笑,因為菜鳥們的怔然笑得更起勁!
“it's-not-the-time-it-takes-to-take-the-takes-that-takes-the-time,it's-the-time-it-takes-to-talk-between-the-takes-that-takes-the-time。”這句話叫“道格拉斯-特魯姆布格言”,由導演和視覺特效的傳奇先驅特魯姆布所創,“花時間”和“拍電影”的動詞都是“take”,表示“一條鏡頭”也是take,就有了這句巧妙的繞口令。
但不是片場老油條真不知道,這下連麗茲、達科塔都笑愣,茉迪幾人更是,聽了吉婭的講解才明白過來。
“說真的。”葉惟一邊吃飯,一邊和對面的麗茲、達科塔說道:“我們談談等會的戲。”
在前籌的階段,他就已經幫助兩人建立了“我”,尤其是麗茲,她對蘇茜的建立和理解的筆記寫了有一份劇本那麼厚。都準備足夠了,現階段在於用到表演裡去。
這場戲在原著中,蘇茜離開人間前,在學校停車場遇到露絲。露絲站在鏽跡斑斑的一輛汽車邊,她看到蘇茜身披白長袍的飄過來,然後蘇茜“想在離開人間之前,再感受一次人間的溫暖”,伸手碰觸了一下露絲的臉。
而在劇本和拍攝中,蘇茜還是身著遇害前的衣服,像活人一般走來,因為披白袍和飄在銀幕上都很著跡。兩人都看到對方,蘇茜伸手去觸露絲的臉頰,漸漸地消失不見。
拍攝不是照著順序來,今晚拍這場戲,明天卻要拍蘇茜出事前的幾場學校戲。葉惟先給兩人溫了遍她們當前的位置,剛從哪裡出來,又要到哪裡去。
“這場戲有三個關鍵鏡頭。”他又說。
少女們都在認真的聽著。
葉惟描述起了設計的鏡頭畫面:“一個是側身中景,露絲在畫框左邊,蘇茜在右邊,她慢慢的抬手去碰露絲的臉。鏡頭從她開始抬手到碰到露絲的臉頰。緊接著是蘇茜的面部特寫,三四秒之後,她開始變得模糊,隱隱約約的。
麗茲,這個鏡頭就是你的表演時間了。當你開始模糊,接著是露絲的面部特寫,也會有三四秒,直到蘇茜的手完全消失,達科塔,這是你的表演時間。再跟一個上升鏡頭,讓觀眾就像跟著蘇茜升上天堂。聽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