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人類沒那麼聰明(1 / 2)

小說:電影大師 作者:機器人瓦力

一架空客飛機正在飛往達拉斯的夜空途中,商務艙裡很安靜,乘客們幾乎都在睡覺,而葉惟藉著燈光在看書,心頭有很多凌亂在纏繞,沒有整理出頭緒前他睡不著。

旁邊輕步走過的空姐瞥瞥他,登機時就認出viy了,也已經有過合影。

“嘿,瑪爾。”葉惟看了她一眼。

瑪爾停步彎腰,輕聲問道:“惟格,需要我做什麼?”viy如傳聞中那樣隨和,還把升艙的機會讓給了別人。

“你說人心中的激情會在冷靜狀態下呈現嗎?”葉惟認真的問。瑪爾一愣,激情?她打量了他幾眼,語調有點曖昧:“我不知道,等下機了,我們再喝杯咖啡談談?”葉惟聳肩的笑說:“不了,我就是在做哲學思考。”瑪爾笑臉著走開了。

葉惟繼續看手上的《李安傳》,上機前他沒找到誰談談,就往書籍尋找啟迪。這次他又從家中帶走了些書,帶在身邊的有幾本,《電影藝術》不管用,心理學經典《夢的解析》也不管用,再翻翻電影人的傳記……

這些書都不是第一次看了,但有些地方以前沒為意,理解和記憶都不深。

漸漸的看到什麼,他頓時心頭一跳,知道這就是自己要尋找的:

【回想起來,拍攝《飲食男女》時,我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片子出來會是個什麼樣,我抓不住它的滋味(taste)。每場戲拍什麼都清楚,也知道有的戲還不錯,但要怎麼穿插、口味是什麼,我聞不到。每部電影都有一種口味,一種味覺,尋找的就是那種感覺,靠的是這個來打動觀眾。

在“未知”的狀況下,只有硬著頭皮堅持下去。總覺得手上做的,好像又不是心裡想的,總是不對味。】

葉惟逐句地細看,雖然具體的不盡相同,但差不多是這種迷失的感覺。

而且這真有趣,他想起來了,《飲食男女》是早就看過的,以前初看這傳記的時候特意去查過它的成績,就用鉛筆記在這段裡的,翻過幾頁果然在書頁空白處見到有:1994年,分,爛番茄新鮮度93%、喜愛度92%,北美票房7,294,403,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他還記得這部華語電影被改編翻拍了兩次,一次是拉美裔版,一次是非裔版,成績都還不錯。

這樣的一部經典對於李安而言,卻有著這麼糟糕的拍攝期。

葉惟不由一聲呵笑,心情湧動中繼續看,很快又看到讓他深省的幾個段落:

【經過幾年的沉澱,我的電影裡最常被提到的就是《飲食男女》與《冰風暴》,說是印象最深刻。

有人說喜歡《冰風暴》,我比較知道原因,可是《飲食男女》我不很清楚,為什麼對很多人來說,它是那麼動人!

這兩部片子都是我比較不熟悉的,摸索著做,拍的時候沒什麼把握,剪接時最為困難。《與魔鬼共騎》的困難是在於怎麼剪短,但沒有轉換的問題,可是這兩部都是拼湊式、立體式的。

比起《冰風暴》,《飲食男女》在製作上的缺點比較多,以我個人來看,有些我喜歡,有些我覺得彆扭。拍的時候,有時我真的不曉得自己在幹什麼,我知道哪場戲好,但整個片子的味道是什麼,以及它後來會有那股勁道,事隔多年,還有人來跟我說喜歡,這些都是我未曾料到的。記得1997年因《冰風暴》到夏威夷影展時,有個人來跟我說:“就是想來跟你說一聲,我爸爸去世前,病得有一年多沒跟家人講話,可是臨走前,我們陪他看《飲食男女》錄影帶,他唯一跟我們開口溝通,就是講這部片子。”那人只是告訴我有這事,我也很迷惑。】

葉惟讀著讀著,讀到一句《飲食男女》在李安心中的位置:“對我來說,這始終是個謎。”這本傳記成書於2002年,即是說李安拍完《臥虎藏龍》後都還是沒弄懂《飲食男女》。

為什麼自己不喜歡的、覺得沒拍好的、不對味的一部電影會是動人的經典?

李安的電影,葉惟早已全部都看過,“父親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飲食男女》自然不例外。

在他看來它毫無疑問是部經典,它最動人的地方就正在於它的走味,準確的說是走味與不走味之間,讓整部影片籠罩著一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尷尬。這種尷尬恰恰是影片的故事和時代背景的靈魂,聚集處身時代變革大潮中的鰥夫與其三個女兒,把當時臺灣社會的轉型交替、東西方文化的衝突的過程中的尷尬、不適和負罪感完全表現了出來。

每個人都在傳統和潮流的抗衡夾縫中掙扎,從東方的壓抑、含蓄、傳承到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