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骨頭》,★★★★,羅傑-艾伯特
11-16-2006
這是一部應該受到譴責的電影,它的故事非常殘酷:一個14歲的女孩慘遭一個連環殺手姦殺後,在如同監獄的“私人天堂”上俯視人間的親友們怎麼心碎,而她自己又是怎麼悲慘。最終案件被女孩的家人偵破,兇手在逃亡過程中死於車禍。時間過去多年,女孩的親友們都接受了事實,她也重獲心靈自由。
這部電影的製作者是年僅18歲的天才電影人葉惟,他表現出對觀眾心理的深入思考和精確掌握,他知道什麼能放進影片,什麼不能。就如在一個天堂女孩們的快樂聚會,女主人公蘇茜-沙蒙憤怒地沒有參加,而是把自己關在她的監獄裡,她不能讓天堂變得像無憂無慮的天線寶寶世界。那是又一次令人折磨的時刻,電影的主要追求是使我悲痛。
它是改編於幾年前的艾麗斯-西伯德那本似乎每個人都讀過的暢銷書。我此前並沒有看過原著,電影讓我有點疑惑,這是忠實於原著的嗎?如果是,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是可憐的。這樣的一個悲劇,詩意但毛骨悚然的旁白,難以形容的苦痛,他們怎麼能看完那樣一本小說?電影在結局時刻到來之前,都貫穿著一種真正的絕望,感覺像邪惡的事是上帝的意志,好人好事都會被摧毀,你除了痛苦地哀悼沒有別的選擇,那些女孩都死了。
但在讀了西伯德的小說後,我釋然了。她的書寫得很好,有著非凡的靈敏。我不是說葉惟的電影拍得不好,他做了些改變。像忽略了痛苦中的幽默,儘管這位天才是個幽默高手,他毫無這方面的意圖。他甚至扭曲了原著的一部分精神和元素去適應他的意願。小說的蘇茜比電影的蘇茜更顯得積極樂觀,她出席了那個天堂女孩的聚會。但並非是一次嬉玩。
大概出於觀眾情感考慮,葉惟以這種方式去處理素材,他以敏銳的洞察力,體貼的排程,演員們精湛的表演,拍出這部由黑暗和光明奇怪混合的電影,使得數以百萬計的觀眾買賬。
飾演蘇茜的伊麗莎白-奧爾森是個非常好的年輕女演員,她的表現毫無缺點。無論她在人間或在天堂。蘇茜的天堂與原著相比做了大膽而有效的改編,都由她的想象和心情決定,但不是那種童話幻想風格的鮮花世界,多數時間都黑暗、詭異、讓人壓抑。
在我看來,天堂超脫了時間和空間,既沒有本質也沒有色彩——就是個無感知的狀態。也就沒有思維,更不用說陳述。是一個無限美好的永恆存在,你不用去思考,“天啊!這可真神奇!”你只不過是你。現在我身邊有著一大堆神學家。
影片一開始就是蘇茜在她的天堂,再以幽靈旁白和她觀看人間為連線。講了她生前的故事,兇案的發生,案發後她的家人們的情況——她的父親(基努-裡維斯)試圖解決案件。她的母親(蕾切爾-薇姿)逃避現實從而出軌和離家,她的妹妹(西爾莎-羅南)努力堅強,還有對家庭鉅變不知所措的年幼弟弟和一隻又大又友善的寵物狗。
案件在沒有太多的情節周折下解決,這是葉惟又一個聰明的處理,我們都知道誰是兇手,哈維先生(斯坦利-圖齊),並且對他沒有耐心,電影既沒有不必要的懸疑,也有了足夠的信服力去破案懲兇。電影的哈維先生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突然死去。之後影片透過一個時間快過的苦樂參半的蒙太奇到達數年後,人物們都有了各自的變化。
蘇茜的父母被時間說服他們失去女兒的事實。她的妹妹成熟地長大(茉迪-賽明頓),她的弟弟變得叛逆。她的寵物狗去世了到達天堂和她團聚。這都是情感微妙的動人變化。我們還認識了蘇茜的外婆(蘇珊-薩蘭登),一位在絕望時提供救濟的明智老人,每出悲劇都需要的小丑。還有蘇茜生前的男朋友(葉惟)、兩位女孩朋友、天堂上的朋友等人。這些演員都很好,同時出現在一部電影裡是不容易的。
這樣的一個充滿奇幻元素的悲慘故事很容易會讓人產生懷疑和不滿,但它極具情感上的說服力,蘇茜這個女孩,人間的各種變化,觀看的時候都不會去問為什麼,一部線索眾多、場景交替、時間漫長的悲劇電影有這種令人著迷的力量,這是非常難得一見的。我沒有懷疑葉惟內心的陽光,但也沒有無視他內心的黑暗,這一次,你都會看到。
看完這部電影罵它贊它都正常,心碎的人們不是都能幾小時內就好過來,我花了一個星期。』
it-took-me-a-week!
媒體影迷們這下知道了,難怪艾伯特沒有第一時間就給tlb寫影評,還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