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的選美比賽,狠狠地擊中我們的心靈;再到溫馨的最後,諷刺後對於現實,真實同時優雅地面對,有著難以察覺的傷感。
我們可以看到,葉惟的才華滲透了整個故事,幽默的、傷情的、激動人心的,他甚至不必大喊大叫,只是輕輕的就做到。
在這麼一部電影裡,所有一切都是動人的,《陽光小美女》是一部有著無價樂趣和思感的無價恩賜。
艾伯特給lms寫的第一篇影評非常長,一個影評人只有在情緒激動,無論是因為要贊或要罵,有很多話想說的時候,才會寫這麼長的影評。最後他對lms的定義是,一份恩賜(gift)!
這絕對是他最毫不猶豫打四星的影評之一,他對胡佛家的喜愛從字裡行間透了出來,而且很顯然他最喜歡迪懷恩和弗蘭克,一個尼采,一個普魯斯特,一小一大的兩個讀書人,也許兩人是最讓他有代入感的人物。
尤其是弗蘭克,老頭子還去分析弗蘭克這麼個知識分子是怎麼演出來的,太滑稽和諷刺了,也太真實了。
他對葉惟同樣大讚特贊,在他筆下,葉惟就是個要跟惡龍鬥拯救公主的騎士,大家都以為有一場生死大戰,誰知惡龍一聽到他要來,就立即逃跑了。強大的騎士只需要優雅地抱走公主。
所以當媒體們報道,都是說“羅傑-艾伯特盛讚lms無與倫比”、“羅傑-艾伯特讚歎葉惟偉大”。當最近歐文-格雷伯曼突然地炮轟lms,人們很快看到,艾伯特是真的非常非常喜愛lms!
艾伯特發表了第二篇影評!也非常長!
老頭這個罕見的舉動被媒體報道,被影迷粉絲們閱讀,眾人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相比歐文-格雷伯曼的蹩腳影評,艾伯特的兩篇影評盡顯了什麼叫大師風範,為什麼他能在好萊塢星光大道得到一顆星。
因為寫得真贊!
人物們沒有生命力?註定的情景喜劇?葉惟拍了部次品?連提一個“導演”都不屑提?可預見的?
他說,不!
《陽光小美女》第二篇,★★★★,羅傑-艾伯特
11-22,2005
《陽光小美女》有一群看上去非常怪異的人物們,以至有一種認為他們不真實的觀點。
他們的驅動力是各自的價值觀、夢想和變故,每個人物有可愛的一面,也有糟糕的一面,他們全是矛盾的結合體。正因此,這些人是那麼可信,充滿著怪異但鮮活的生命力。
演員們的夢幻表演已經無需多說,簡單地補充一下吧。艾倫-阿金的爺爺不只是好,更彷彿是我的一位老朋友,我一定認識這麼個傢伙。阿比吉爾-布萊斯林,年僅9歲的她以她純澈的童真和不可思議的發揮,讓我們有了奧利弗,一個能穿透靈魂的小女孩。
我們看電影,通常最容易看到演員們精彩的演出,或者編劇精妙的故事。但對於導演都做了些什麼,並不容易理解和尋找。可以這樣說,導演做了一切。
《陽光小美女》是一條多車道,你可以行駛在簡單的觀影車道中,什麼都不用多想,享受這個相當有趣的故事並得到了些什麼;你也可以想上很多,說上很多,甚至可以逐個畫面去看,像個解剖師。
但這部電影不會讓你感覺到導的痕跡,不重,只是文雅輕柔;一些因素、場景道具等的設定也十分平民。也許這就是原因,似乎我們可以不必談論葉惟,他沒做什麼。
葉惟不是一個不懂形式和炫技的導演,《婚期將至》有著變魔術般的濃重的導演痕跡,《驅魔錄影》已經顯得遊刃有餘,到《陽光小美女》是一種渾然天成,他保持了自己的風格,但沒有去賣弄,只有恰好的運用。
如果說故事,這其實是一個走鋼絲的故事,開頭全靠一場晚餐戲去建立,你隨時就會掉下去,結果是我們不知不覺的就走了過去,到了開始公路旅行的起點。在一個個變故的旅途中,葉惟對故事的理解和掌控,使得一切恰如其分。
它的節奏流暢自然,雖然不斷地變故,卻毫無斷裂的感覺,在總是行進的結構下,它逐步加深感染力,並形成最大的一個衝擊波,選美比賽時奧利弗開始跳舞。但更大的驚喜是在之後,你以為就是這樣了,這就是電影的全部,它轉了個身,走向另一個方向,一個之前預見不到的自然的方向。
影片最後的鏡頭非常不凡。在開始,影片只給了我們一個選擇,知道胡佛家的一切,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在最後,鏡頭推遠,它把我們帶離了胡佛家,讓我們重新成為旁觀者,並且面對自己,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