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克斯福德藝術學校位於多倫多計程車嘉堡區,它建立於1965年,經過快40年的發展,已經頗有實力和名氣,培養出很多後來的知名藝術家,像夏麗-波義耳、布蘭特-湯森德等等,這幾年也有新晉歌手菲菲-多布森、年輕演員拉吉夫-史仁達。
不過當葉惟和弗蘭德老師一同實地參觀學校,開始時還是不禁有個想法:真小。
應該說中等規模,音樂室、體育館、圖書館、藝術中心、劇場、健身房、食堂等地方一應俱全,但全部集中於一大座兩層樓房裡,前面是一圈不算寬廣的草坪,接著人行道和車道;後面是一個多用田徑場,周圍是民宅,沒其它了。
要是列夫、巴德他們瞧見這樣,肯定要大喊一番,說什麼“連個游泳池都沒有,這也叫學校!?”、“加拿大沒希望了!”
相比哈佛-西湖的設施,不管初中部還是高中部,韋克斯福德的確都比不過。
但也不是那麼差,葉惟參觀下來還挺喜歡的,它的藝術氣氛十分濃重,尤其是藝術畫廊,走廊兩邊掛滿了一幅幅學生們的畫作,那感覺真不錯,而且眾多設施也足夠先進,師資力量向來可以,只要認真學習,就一定有收穫。
學校以藝術課程為主,分為三大系:視覺和媒體藝術、表演藝術(細分為音樂戲劇或戲劇)、綜合藝術。
葉惟要讀的是表演藝術-戲劇,18號上午參觀,下午順利地透過了面試考核,就讀十年級。
他的表現贏得了幾位老師的讚揚,這並不難,因為他不是對錶演一無所知,還有著《婚期將至》的演出經驗,面試環節沒有難度;至於“個人作品”,他把《婚期將至》的dvd遞交上去了。
透過考核、辦理手續、過幾天拿photo-id。
id上的學生名字會是unique-ku,照片上的男生戴著一副寬黑框眼鏡,與公眾形象不同的短碎髮,新理的,乍一看,他家人都認不出,因為他從不戴墨鏡外的眼鏡。
這也是被逼的,葉惟到了士嘉堡才切身感受到這裡的面貌,57%人口出生於加拿大以外,白人32。6%、南亞裔22%、華裔19。5%,黑人10。3%……布倫特伍德的亞裔總數不過近10%,在士嘉堡第一語言是英語,然後是普通話、粵語和泰米爾語。
他到學校旁邊的公園村一逛、到北邊的愛靜閣一走,就被認出了幾次,有年輕人,有大叔大嬸。
“你長得好像葉惟,你是葉惟!”、“viy!”、“哎,你是不是那個……?”
“不是。”
10個人裡面2個是華人,難怪老爸老媽聽說是士嘉堡之後,放心了很多。
他只好問過瑞秋-佐伊的意見後,換髮型和戴眼鏡,盡力喬裝一下,讓本來認得出的人疑惑,而認不出的人,跟他們說“我是葉惟”,人家也不知道葉惟是誰,他又不是超級巨星,下個月出爐的2004年第三期q分調查,布瑞恩對他的預測是20-30分,熱門小明星的分數。
學校的手續辦好,就到寄宿家庭方面了,一般要住寄宿家庭會在到來前就聯絡好,他這情況真有點特殊。
為了平靜,葉惟不想住在華人聚居的社群,想住到一個人口結構平均的地方。
對於這件事,校方一直很頭疼,由於時間蒼促,不是那麼好安排的,不說那些以此賺錢的普通家庭未必和天才壞小子合得來,最大問題是現在學校熟悉的家庭都滿員了,早就滿了。
這些天校方只能抓緊聯絡新家庭,主要是今年的新生家庭們,誰有當寄宿家庭的興趣,一箇中國男生,得到了近十個選擇。
大多是亞裔家庭,其中最為符合葉惟意願的是一戶白人家庭,住在東部近湖濱的克里夫賽德社群,那是整個士嘉堡名列前茅的好區,環境優美,治安良好,距離學校15-20分鐘車程。
那家人是來自東歐國家保加利亞的一代移民,來加拿大十幾年了,丈夫康斯坦丁是個電腦專家,妻子米哈埃拉是個藝術家。他們有兩個孩子,兒子亞歷山大今年19歲,女兒是學校的九年級新生。
因為兒子要上大學了,夫妻兩人感覺失去什麼,當聽聞這件事,他們表現出了巨大的興趣。
20號這天,葉惟和弗蘭德老師在學校的接待室見到了這對中年夫婦,一番交談,雙方都頗為投緣,談話聲帶著笑聲,直至……
兩人聽葉惟說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然後隱約聽說過“美國出了個電影神童”卻沒怎麼關注的他們,用膝上型電腦上網好好了解一通,他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