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4 / 4)

小說:中國抗日戰爭史 作者:一半兒

員會的領導,一切按有利於抗戰的原則去解決。'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5編,中共活動真相(4),臺北1985年版,第258~259頁。'

顯然,中共代表對國民黨的要求作了很大的讓步。儘管如此,當林伯渠按約首先在記錄上簽字後,國民黨代表卻違背前約,拒絕簽字'《林伯渠傳》,紅旗出版社,1986年版,第298頁。'。

5月17日,國共雙方談判代表一起飛重慶繼續談判。

國民黨方面對中共代表來渝談判作了精心準備。早在2月中共決定先派林伯渠赴重慶談判時,國民黨方面就多次召開會議,商討制定林伯渠來渝後的對策。梁寒生、吳鐵城、張厲生、陳布雷、陳立夫、潘公展,何應欽、徐恩曾等軍政要員,多次聚會嘉陵新村4號,研究“關於林伯渠來渝對策”和“對中共政治解決方案”。關於談判的原則,決定“注重其宣傳性,而不期待其成功”,“在大的原則上堅持,俾中外人士易於理解”,“對具體細目表示無不可以商量之態度”。'《林祖涵來渝事件應付之要點》,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3月15日,蔣介石就林伯渠來渝與外籍記者赴延安作專門指示:“此次林祖涵之來渝”,“我方應首先提出之最重要者,為軍政、軍令之統一,中共方面必須遵守。”“我方與之談判,所持軍事與政治之根本要求,兩相比較,政治方面可酌予放寬一步,但于軍事方面之軍政、軍令與紀律三者,必須堅持絕對之統一,要求其嚴格遵守,而不容有絲毫違反”。'《關於外籍記者赴延安及林祖涵束渝之準備注意事項》,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國民黨為執行上述方針,同時也為了防止林伯渠到重慶後擴大中共在國際上的影響,制訂軟化、監視林伯渠的活動計劃:

(1)即電西安注意林到西安後之活動,並派員隨車到渝,注意其在途次之動態與表現。

(2)到渝後,借招待之名,指定住所,派憲兵擔任警衛,藉以監視其行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