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1 / 4)

小說:中國抗日戰爭史 作者:一半兒

戰事業休慼與共。他們組織各種華僑救亡團體,創辦多種報刊,積極宣傳祖國英勇抗戰的業績,爭取國際社會對抗戰的支援。他們積極捐款、認購國債,將辛勤積蓄的金錢寄回祖國,捐贈大量急需物資。一些華僑優秀兒女還回祖國直接參戰,不少人將鮮血灑在抗日疆場。

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和調動起來的力量,使日本帝國主義感到震驚。他們自知對抗不過這一強大的力量,便採取了離間和分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一時間,日本的政治誘降和國際綏靖主義者的勸降,以及遠東慕尼黑陰謀活動接踵而來。國內投降主義者,在抗戰的困難面前,悲觀失望,蠢蠢欲動,汪精衛等少數民族敗類叛國投敵,頑固派則不斷加劇國共磨擦,製造分裂和對日妥協的條件。然而,中華民族的新覺醒不可阻擋,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不容倒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以及堅決反對遠東慕尼黑的方針,變成了全國人民的實際行動,特別是解放區戰場軍民牢牢掌握著中國抗戰的命運,終於使國內的分裂、妥協企圖未能得逞,使國際綏靖主義政策遭到失敗,使中國抗日戰爭渡過最嚴重危機,得以繼續堅持到底。顯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急風暴雨的衝擊下,巋然不動,給全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人民以極大的鼓舞,也有力地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中國抗戰的實際作用使自己的國際地位迅速變化,成為舉世矚目的大國。

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北伐戰爭。

1937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的更廣泛的統一戰線,使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歷史的經驗證明:國共兩黨合作,國家興旺發展;國共兩黨分裂,民族元氣必傷。“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目前,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科學構想,正是順應海峽兩岸的骨肉同胞熱切盼望祖國統一,儘早結束中華民族陷於分裂局面的歷史潮流,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三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必將有利於中華民族的進一步繁榮昌盛。

抗日戰爭是在先進的軍事理論、軍事戰略指導下取得勝利的。在全國抗戰爆發的前後,為提出符合同情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一些領導人及愛國的有識之士,對此進行了理論的探索。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武裝的中國共產黨,站在了軍事理論和軍事戰略研究的前列。毛澤東根據中日雙方的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等基本情況,以及戰爭性質的進步與退步,國際社會的多助與寡助等特點,在1936年7月16日同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中,即提出了以持久戰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思想。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共中央在提交國防會議的關於確立全國抗戰之戰略計劃及作戰原則案中,明確提出:日軍以速戰速決為原則,我國抗戰戰略之基本方針是防禦的持久戰,在戰役上應以速決戰為原則,作戰的基本原則是運動戰,並廣泛地開展游擊戰爭。接著,中共中央又提出全面全民族的抗戰路線,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以及開展敵後游擊戰爭,開闢敵後戰場,配合正面戰場,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戰略任務。同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也在作戰指導計劃中,確定了以持久戰為主旨的戰略方針。制定正確的抗戰路線和戰略方針,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是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與中國相比,國小、人力物力資源不佔優勢的日本帝國主義,妄圖依恃其優勢武器裝備和充分訓練的陸海軍,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幾個月打敗中國軍隊,一舉滅亡中國。它急於和中國軍隊進行戰略決戰,它最怕戰爭曠日持久,更經不起長期戰爭的消耗。深知敵我雙方特點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以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對付日本侵略者的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以全面全民族戰爭的優勢,對付日軍現代武器裝備的優勢;以開闢敵後戰場的積極戰略行動,與正面戰場的防禦相配合,破壞日軍的全面戰略進攻,奪取戰略主動權。中日戰爭是兩國綜合力量的競賽,也是戰略指導正確與否的較量。經過你死我活的10個月搏鬥,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幾個月滅亡中國的目標,並沒有達到。在中國軍隊正面戰場的有力抗擊下,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在不斷地遭到破產,戰略進攻的勢頭在衰減。與此同時,開闢敵後戰場的戰略行動取得了重大勝利,八路軍已完成在晉察冀等省山區樞紐的戰略展開,建立了山區抗日根據地,並正向華北平原地區實施戰略展開,新四軍亦正開始向華中敵後實施戰略展開。大片淪陷土地被收復,敵人後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