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水系元素;白色是光;黑色是暗。六種顏色剛好對應了六種元素。
此刻,林濤丹田之中左邊真元巍然不動,右邊鬥氣卻急速的旋轉著,起初的時候旋轉的速度還很一般,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旋轉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以至於到後來肉眼幾乎看不清了。而透過這種高速的旋轉,林濤能夠很明顯的覺察到丹田之中鬥氣似乎愈加的精純了。雖然鬥氣所佔的體積比之前要小上許多,但是其中蘊含的能量卻要比之前整整多出了一倍還多,也就是說鬥氣的濃縮程度、密度提升了很多很多。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鬥氣的密度愈大,那麼對於敵人的打擊效果也就愈大,這是相同的道理。
而丹田之中,六種顏色,很顯然紅色所佔的範圍是最大的,白色次之,其他四種顏色平分秋色。這也是和林濤平日裡火屬性鬥氣和光屬性鬥氣運用的稍微多一點的原因有關,而讓林濤有些尷尬的是,似乎到目前為止自己都還沒做到按照《九龍變》秘笈之中所說的將鬥氣轉化成其他型別鬥氣來施放的一步,僅僅只能夠做到對自己已經有的屬性融通施放。
不過讓林濤感到欣慰的是,到了鬥士後期就可以凝練罡勁了,這對於林濤來說,絕對是一個好訊息。
其實一般而言,只要到了鬥士中期的話,就會有一部分人能夠身體凝練出罡勁,不過絕大部分的人則要等到鬥士後期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在林濤的印象之中,似乎自己認識的人當中也只有在血之試煉的時候那個地下黑拳市的皇者諾曼才能夠做到這一點。不過當時林濤曾經問過自己的老師羅天,甚至是羅天也不能夠解釋出這究竟是為什麼,因為就連他自己本人也是到了鬥士的後期才凝練出了罡勁。這樣看來的話,無論是鬥士中期還是鬥士後期凝練出罡勁,這本身並不重要,似乎和個人的潛力悟性無關,唯一能夠解釋的只能是個人的運氣。
罡勁不同於鬥氣,甚至是和鬥氣本身有著極大的不同。人們把修煉的能量稱為鬥氣,鬥氣的多寡,密集程度和質量都是判斷一個人鬥氣修為高低的重要依據。鬥氣是錘鍊身體和吸收遊離分子(各系元素的另外一種表現方式)用來淬鍊自己的身體也進行精煉後儲存在丹田位置,主要是鬥氣附加到身體上或者兵器上再攻擊敵人的時刻瞬間爆發出去,也可用於防禦把鬥氣運到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瞬間的強化使之變得防禦力瞬間暴增,屬於內勁的一種方式,善於近距離搏殺和防禦,如練習到高等境界可以達到遠端攻擊。
而罡勁則是人體的力量,或者說是暗勁,巧勁,歸根結底不過是一種發力方式,和鬥氣這種能量相比,當然有著本質上的差別。若是說一般的氣力發力是來源於肌肉的話,那麼罡勁可能是來自於筋脈。而且罡勁和一般氣力的比例是一比十,也就是說一分罡勁,相當於十分氣力。好比現在的林濤平時的氣力大約有三萬公斤的樣子,那麼他如果將這三萬公斤的力氣改變發力方式,透過罡勁送出,擊打在物體或者敵人的身上就能夠造成三十萬公斤普通氣力的同等傷害。
不要以為這沒有什麼,事實上,這是讓人很驚訝的一件事情。
鬥氣一途修煉的自然就是鬥氣,但是不要忘了鬥者也是從最開始的侍者做起,透過打熬身體氣力開始的。所以對於鬥者而言,肉體的力量依舊不容小視,運用得當的話就不見得一定要比鬥氣這種能量差。
假如林濤到達了鬥士後期的話,渾身凝練出罡勁,並且熟悉罡勁的發力方式,自然相當於多了一條保命的本錢,便是他自身的實力都要生生高出將近一倍。
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林濤如何能夠不眼熱。之前因為身陷瓶頸,林濤突破不得,時間一長,也就放下了這股心思。可是現在
有了這方面的希望,林濤如何不激動。
若是細細望去,便能夠發現林濤此刻全身周圍散發著一絲絲若有若無的氣息,這種氣息古怪的很,看似一縷一縷,實則摻雜在了一起,沒有個盡頭。
這種若有若無的氣息順著林濤全身張開的毛孔源源不斷爭先恐後的向裡面湧進去,又像是林濤的體內有一個巨大的渦輪,正在不停的吸納著他體表周圍的氣息。
沒有猜錯的話,這種氣息應該是天地氣息了,換言之也就是遊離分子(各系元素的另外一種表現方式)。而這些各種元素混合而成的遊離分子乍一湧進林濤的身體之後,便開始像海水一樣一波波的不斷的洗刷著林濤全身的軀體,包括肌肉、筋脈、血液、穴道等等。這種洗刷的強度雖然不大,但是若是無數波蜂擁而至,沒有停歇的話,依舊會讓人受不了,這便是水滴石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