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械鬮侍狻N胰銜�饈嵌隕倨嬙�鏡奈蠼狻T諢�洩ぷ髕詡洌�倨嬙�徑猿亂閫�臼嗆苄湃蔚摹I倨嬙�靖盞交�惺保�亂閫�淨乖誚�希�拔袷切濾木�諞恢Ф又Ф映ぁ⑿濾木��只岣筆榧牽��皇歉本�せ蚋閉��T詰襯冢�亂閫�臼侵洩捕�暇治�薄�1939年11月,新四軍第一、二支隊合併成立江南指揮部,陳毅同志任指揮。後來陳毅同志率部北渡長江到蘇北,江南指揮部改為蘇北指揮部,陳毅同志任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指揮兼政委。少奇同志到華中後,透過一段時間的工作,開啟了局面。這時在華中活動的黨領導的部隊已經不少,主要是八路軍、新四軍和地方武裝三部分,除陳毅、粟裕同志領導的蘇北指揮部外,還有張雲逸、徐海東、羅炳輝同志領導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李先念同志領導的豫鄂挺進縱隊,彭雪楓同志領導的八路軍第四縱隊,黃克誠同志領導的八路軍第五縱隊等。由於部隊比較多,少奇同志幾次向中央發電報,要求儘快確定負責軍事上統一指揮的人選,並具體提議由陳毅同志或八路軍三個師長中來一個。當時中央沒有同意,要少奇同志先統一指揮。少奇同志繼續竭力向中央推薦陳毅同志。他甚至採取了這樣的辦法:1940年8月,少奇同志直接給陳毅同志發電報,說,蘇北各部隊將來由你擔任戰役上的統一指揮,請立即進行準備工作。同時,他把這份電報抄報毛澤東、朱德同志,目的是希望中央批准這一安排。蘇北黃橋決戰後,少奇同志到蘇北同陳毅同志匯合。11月5日,少奇同志再次正式向中央發電報,“提議由中央任命陳毅同志為八路軍、新四軍華中各部之總指揮”。因為當時皖南事變還沒有發生,新四軍軍長葉挺(字希夷)同志還在,所以少奇同志在電報中又說:“如葉希夷同志到華中,即由葉任總指揮,陳毅副之”。兩天後,黨中央正式批覆,同意以葉挺同志為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少奇同志為政委,陳毅同志為副總指揮,葉挺同志未到前由陳毅同志代理總指揮。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新四軍軍部全軍覆沒,中共東南局書記、新四軍副軍長項英遇害,新四軍軍長葉挺被國民黨扣押。少奇同志積極向中央建議:在蘇北重建新四軍軍部,並由陳毅同志代理軍長。中央採納了少奇同志的建議,毛澤東同志親筆起草中央軍委命令,任命陳毅同志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少奇同志為新四軍政委。在黨內,中央又正式任命,少奇同志為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書記。那時少奇同志負責全面工作,陳毅同志主管軍事,兩人配合很好。黃崢:我去蘇北鹽城看過新四軍軍部的舊址。軍部設在鹽城泰山廟的一個大殿裡,少奇同志的辦公室、宿舍在大殿的東側,陳毅同志的辦公室、宿舍在大殿的西側。可見當時兩人可以說是朝夕相處。饒漱石就是那個時候來到蘇北的吧?王光美:是的。應該說,饒漱石在皖南事變中表現不錯,在形勢危急、項英擅離職守的情況下,主動站出來指揮部隊。事變後,又儘可能將一些失散的幹部帶到蘇北找黨。1941年春,黨中央決定東南局合併於中原局,成立新的華中局,任命少奇同志為華中局書記。由於饒漱石原來在東南局就是副書記(東南局書記是項英),所以在新的華中局裡,饒漱石任副書記兼宣傳部長。在華中,饒漱石作為副書記,在政權建設、群眾工作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從1941年10月起,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多次發電報,要調少奇同志回中央工作。可少奇同志是華中黨、政、軍領導核心,既是華中局書記,又是新四軍政委、軍分會書記,工作安排不好很難離開。所以去延安的事一直拖了好幾個月,直到1942年3月才動身。其中最慎重的一件事就是領導班子的安排。少奇同志為此反覆考慮,找幹部徵求意見,向中央請示,最後決定:他走後由饒漱石代理華中局書記、新四軍政委,由陳毅代理新四軍軍分會書記並繼續代理新四軍軍長。少奇臨走前還專門召集華中局、新四軍的負責同志談話,鄭重交待,今後華中局書記由饒漱石代理,但華中局的領導工作仍依靠陳毅。但少奇同志和饒漱石畢竟有過這麼一段工作關係,相對來說比較熟悉一點,所以當饒漱石1953年到中央組織部後挑起事端,少奇同志找他談話,批評他。但看來饒漱石沒有聽進去。1953年12月下旬,毛主席準備去杭州休假和主持起草憲法。臨走前毛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並提議在他外出期間由少奇同志代理主持中央工作。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少奇同志提出由書記處的同志輪流負責。其他同志都同意仍由少奇同志主持,只有高崗堅持說:“輪流吧,搞輪流好。”這就把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暴露出來了。1954年2月6日,根據